2)第125章 面目全非的沙恩级战列舰_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失去,英国政府承担不起如此巨大的损失。在这过程中,汉娜让德国再次出面调停,和美国人联手,打着“尊重中国主权”完整的旗号,要求英国人放弃长江中上游的通行权。

  而美国人所以会被德国人拉进来,却是看中了新的投资点,想在红军这儿打开一个突破口。在美国人看来,南京国民政府已是烂泥糊不上墙,趁着这个时机交好红军,也可以为未来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多留一条预备通道。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为了利益,有时会联手,更多的时候更是互相下黑刀。

  英国人和红军的谈判最终无疾而终,死要面子的大英帝国不肯签下这种“丧失国体”的条约,但1934年十二月以后,随着红军长江九江段的数座江防炮台建成,九江上游的长江段,这儿就再也看不到一条外**舰出入。英国人用默认的方式,承认了自己放弃了长江中上游河道的通行权。

  英国人在中国丢尽了脸,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大英帝国的衰弱。而希特勒(汉娜)上台后,德国的国力正在迅恢复,待她提出自我限制《英德海军条约》时,英国人很高兴地就签定了。汉娜之所以向英国人提出4o%的配额而不是历史上的35%,那是因为她通过后世的历史资料,知道英国人容忍的底线。

  对于德国人来说,《英德海军条约》的签定是一次重大的胜利。此时的德国海军的总吨位不到英国人的3%,几乎是一张白纸,百分4o%的吨位上限让德国人可以全力在扩充自己的海军。

  协议签定前一个星期,“德意志号”战列舰访问了英国,名义上,这是友好访问,但实际上却是一次间谍刺探活动。汉娜当时就寄灵在船上,借着“友好”访问之机,“德意志”号战列舰贴近了一堆英国的战列舰,将他们的舰体结构,装甲布局、主炮结构等各方面数据详细地“扫描”下来。当时英国的海军为了给德国人一个下马威,主动地将一票的战列舰外加两艘航母共计十二艘全部拉到德意志号周围进行“围观示威”,送菜一般地将情报全部送到了德国人面前。尽管汉娜拥有后世弄来的资料,但毕竟不是太齐全,现场“看”一圈更可补足其中的缺陷。

  不过汉娜此行真正想搜集的,却是英国航空母舰的结构布局资料。德国缺少航母的设计经验,参考英国航母的布局和设计思路是最快捷的办法。

  早在1932年,希特勒上台后,汉娜和兴登堡、雷德尔见面后的一个星期,德国海军部分请开始了下一代,四万吨级新式战舰的秘密设计工作。

  对,就是四万吨,知道了未来的历史走向后。无论是希特勒还是雷德尔,都是一脚将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设定预案直接踢到大西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