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章江水服装厂_周于峰蒋小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笑着。

  这是这两天以来,蒋小朵的第一个微笑。

  周于峰张嘴刚想说些什么,就又传来了蒋小朵的急促的声音:“私人电话是不能接的,你早点回来,路上注意安全,我挂了。”

  “呆头呆脑的样!”

  此时电话听筒里已经是传来了“滴滴滴”的声音,周于峰还是对着电话笑骂了一声后,才放下了话筒。

  江水服装厂在广海市很北面的方向,建在紧挨着城里的一个村庄里。

  江水服装厂,主打制作的衣服就是“的确良”,是一种合成的纤维物,之后被人们称作“涤纶”。

  因为广东话读“的确良”时的读音与涤纶的英发音接近,也由此流传到广东后,走向了全国。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是三年。”这样的民间顺口溜就是来形容“的确良”的质量的,其非常符合当时人们的穿衣习惯,布料挺而不皱,结实耐用,因此即使价格不菲,也挡不住人们对它的追捧。

  以周于峰如今的眼光来看,“的确良”的颜色确实非常土气,无法跟年龄靓丽的喇叭裤相提并论,但在那个时代,年轻的姑娘能着色彩鲜艳的”的确良”裙子,在当时也是非常洋气的打扮。

  搭乘着3路公交车,周于峰和徐国涛很快就来到了江家村,步行十分钟之后,一座服装厂就呈现在两人的眼,蓝色大门上几个弧形的红字格外的醒目:“江水服装厂”!

  还没等周于峰和徐国涛走进蓝色的大门,一个带着黑色墨镜,穿着搭话喇叭裤的男人就小跑了过来。

  江大河远远地就伸出了手,跑到徐国涛的身边后,与他的手握在了一起。

  “徐科长,您也不说一声,我好在村口接你啊。”

  江大何笑呵呵地说道。

  “没事,走路十分钟就过来了,就不用找麻烦你们了。”

  徐国涛笑着说道,三人一起往着服装厂里走去,看了周于峰一眼后,又介绍道:

  “江厂长,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起过的周于峰,是浙海市很大个体商户,可以帮咱们厂解决冬天所积压下来的库存问题。”

  “呦,这么年轻啊,厉害哦。”

  江大河惊呼一声,看向了周于峰,向他伸出了手。

  “江厂长,过奖了,小打小闹而已。”

  周于峰急忙与江大河的手握在了一起。

  简单地客套了几句之后,便继续往着库房里走去,库房在服装厂最里面的位置,要走上一段路。

  “江厂长,你们去年冬天积压下来的货有多少件呢?”

  周于峰直奔主题地问了起来。

  在此之前,徐国涛已经跟江大河谈好了此事,由浙海市的商户,通过国际贸易公司的关系,来解决江水服装厂去年冬天积压货物的事情。

  一举三得的事,所以现在只需要了解货物,拿钱卖货即可。

  “总共的话...大概是6000多件冬款的衣服。”

  江大何回答道。

  因为“的确良”的特殊性,质量好,生产厂商不能准确的计算出市场的需求性,有可能一件衣服穿上三年,到第四年的时候才换,这也导致经常有货物积压的问题。

  再加上运输的局限性,所积压货物带来的风险就进一步加大了,而且,很少有像周于峰这样的商户一样,主动上门来,在夏天的时候,买冬天的滞销货。

  想着这些,江大何又看了徐国涛一眼,这徐科长,还真是心好啊!

  而之所以把事情发展成这样,让这位江厂长对徐国涛心怀感激,就是想让一会在谈价格的时候,给上徐国涛一些薄面!

  ,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