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一章 赵信不在的京城_我穿成了小说昏君大反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本质,无论是刘穆之和王玄策等人都是很清楚的,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见识过,甚至曾经也是其中一份子。

  “不过,玄策君,雨督主你们这边多盯着一点,别让他们搞出什么幺蛾子。”

  刘穆之随即又叮嘱王玄策和雨化田道。

  因为王玄策此时已经被赵信在临走之前加了御史中丞的任命。

  御史中丞乃是御史大夫的次官,掌天下部刺史,以及绣衣御史、治书御史、五曹御史等四部御史。

  而这其中绣衣御史其实和锦衣卫是有点重叠的,因为绣衣御史所掌的绣衣使者某种程度上和锦衣卫的工作是一样的。

  都是监察百官和民间风向。

  只是不像后者那样直接听命与皇帝,只能算是中朝官吏,而且在大秦显然也因为锦衣卫的存在,被削弱了很多。

  但是王玄策掌控御史台,却让这个职能部门无形中有所加强。

  这倒不是王玄策特别去和锦衣卫争权。

  而且因为赵信对他的信任这件事本身的结果。

  毕竟在皇权时代,除非皇帝是傀儡,否则所有的权力都是皇权的延伸。

  谁重要谁次要,谁有权谁没权,主要还是要看皇帝的。

  如果皇帝对你特别信任,哪怕你就是一个弄臣,一个闲职也一样能够权倾朝野。

  因为你在皇帝面前说话管用,人家自然就会向你靠拢。

  相反,如果皇帝不信任你,你宰相也没用,除非你手段高超,能够高到和皇帝博弈的程度。

  否则丞相也不会有人接到丞相的任命,却死都不肯受印绶,直到皇帝大怒,才不得不接受,但出门就嚎啕大哭,对别人说,“我这下死定了!”

  当然后来的下场也果然没有出乎他自己的预料。

  而且王玄策这个御史中丞虽然是次官,但是如今御史大夫之位空悬,所有人都知道他其实就是一个有实无名的御史大夫。

  这也是皇帝临走之前还特意做出这番任命的原因。

  说到这里顺便说一下,如今刘穆之的新任命是司农少卿。

  寇准仁出任太常少卿。

  于谦则出任太仆少卿。

  全部都是千石次官,但是有意思的是各自上面全都主官之位空悬。

  倒是原来的太常少卿冯忠直接被任命为廷尉。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皇帝走得急了,来不及和各方啰嗦,所以直接事急从权。

  另外一个原因当然也是因为皇帝身边的这些人,资历都太浅。

  眼下不过就是一个过渡而已。

  众人之中只有梁西平因为平叛有功,直接被任命我屯骑校尉,掌京畿五营之一的屯骑营。

  另外四营分别为射声营,长水营,步兵营以及越骑营。

  这四者,如今有两个是由勋贵一脉的人担任,还有两个则是太尉府的人担任。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勋贵其实也和太尉府算是一系。

  如曹子烁,曹子煜兄弟便是勋贵一脉,但同时也是南苍的女婿。

  总之赵信虽然已经决定了要对现有的官制进行改革,但在人员任命方面却丝毫没有马虎。

  哪怕是事急从权,只是将刘穆之等人任为次官,但是在没有主官的情况下,几人其实已经很主官无异了。

  因为正是因为他这番安排,如今就算京城都知道他不在京中,但刘穆之等人仍旧能稳住的朝局的原因。

  不然如果他们都还只是皇帝的中朝侍中。

  外朝这个时候早就已经翻天了。

  只不过这个麻烦还是来了,而且某种程度上算是来自他们的内部。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