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以逸待劳?_神话三国:从无限复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敌军前军和中军,不下两万之数,带上先锋和后军,大概在三万以上。”

  “军中旗帜繁多,初步推断所属复杂,或有可趁之机。”

  说到此处,他又向曹操拱手拜道:“臣归来时,已有近万冀州军跟随而来,已至城外安营扎寨,观其战旗,一部主将姓张,一部主将姓刘。”

  荀彧接道:“根据之前从冀州打探到的消息,张姓主将当是张郃,此人在韩馥麾下时便与潘凤交好,后来顺势投到潘凤麾下。”

  “刘姓武将应该是刘备,此人先前依附公孙瓒,随公孙瓒侵犯冀州时为潘凤所败,凭借当初讨董与潘凤并肩作战的交情,投降潘凤后,在冀州如鱼得水,扶摇直上成了河间郡太守。”

  于禁闻言眼神一亮:“如此说来潘凤主力未至,先锋远道而来疲惫不堪,何不趁其立足未稳,出兵挫其锋芒?”

  说者有意,听者更是有心。

  夏侯惇等人顿时心思活络,似乎看到了立功的机会。

  曹操闻言不免有些心动。

  若来的是潘凤亲自率领的冀州军精锐,他肯定不做二想。

  可要是长期行军而来的先锋,以逸待劳的话,未必不能胜。

  况且试探一下冀州军的实力百利而无一害。

  倘若先锋强的令人无法匹敌,大败而归,那也不用等到坚守不住再退,趁早南下避其锋芒。

  反之大胜而归,既可挫败敌军士气,又能给大军提高信心。

  心中有了决断的曹操,犹自觉得不踏实,看向荀彧问道:“文若以为如何?”

  一道道来自武将的炙热目光望来,荀彧心中苦笑:我若说不行,岂不是得罪了这群武将?

  不过他也没明着同意,而是委婉道:“诸位将军兵法娴熟,他们若认为可行,不妨一试。”

  曹操当即问道:“何人愿带兵出战?”

  “末将愿往。”

  此言一出,厅内的武将异口同声说道。

  连站在曹操背后典韦都没忍住。

  曹操首先冲典韦说道:“你可不能去,哪日潘凤杀过来,本公还得靠你挡着他。”

  接着扫过众将:“至于尔等,全去肯定不行,起码得留下一半布防守城,也都别争了,本公点将。”

  “文则,此事你是首倡,算你一个,子廉、元让、曼成,各领一军人马前去挑战。”

  “记住,若战事不顺,当保全有用之身回城复命,不得死战不退,若小胜几场,见好就收,不得恋战。”

  被点到的于禁、曹洪、夏侯惇、李典闻言大声道:“诺。”

  ……

  “报,约有四五千曹军出城,往这边来了。”

  于禁等人刚率军出城,冀州军斥候立刻报给了张郃和刘备。

  此时张郃正在指挥手下按阵法布局安营扎寨,而不擅长此道的刘备则在一旁远远看着。

  他倒是想学,但这种兵术,张郃哪会轻易外传?

  能让他远远看着,就已经是看在潘凤面子上了。

  听闻曹军来袭,刘备便自告奋勇道:“张将军勿忧,我率本部兵马前去迎战,绝不让他们打扰到将军安营。”

  “二弟三弟,随我前去迎战。”

  张郃也不客气,回道:“那就麻烦刘太守了。”

  话虽如此,他打算等刘备离开后分出一半士兵防守。

  受潘凤耳濡目染,从不把身家性命寄托在不熟悉的人身上。

  ……

  相隔一里之地的于禁等人,遥望半山腰随时准备借助地势冲锋的刘备军,不由微微皱眉。

  几人粗略商议一番,一致决定将敌军引到平地上,再与之对战。

  于是派人前去叫战。

  看到“刘”字大旗的士兵,依照于禁等人的吩咐,朗声道:“前方可是背主之徒刘备?”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