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章 王院士让路_文明科学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勤服务的级别太高了吧。

  带着张晴和林梦坐下,这时陆毅才发现自己几人是最晚到的,刚坐下,在他对面一位五十多岁头发稀疏的院士就率先开口说道:“不管是托克马克还是仿星器,材料都是最重要的。

  这次马普实验室那边之所以约束时间能提高到这么高,并有信心开始建设示范堆,根据一些信息推断,他们应该是在对耐高温和耐辐照要求严格的在第一内壁材料有了重大突破。”

  陆毅认出这人是谁,在昨天启动会议的介绍中,属于国内托克马克的掌门人,其他一些信息和性格情况,之前在和张教授聊起业界内情况时,张教授也大概跟他说过一些。

  性格比较自负,为了经费会使用一些特殊争夺手段,但在个人作风上却很干净,申请下来的经费都实际应用到研究之中,可以说以前国内托克马克能走在世界最前面,他的功劳是至关重要的。

  “托克马克装置,磁面撕裂和磁岛问题暂时还没可行方案解决,这次联合项目的重心可以以明日仿星器那边做为中心。”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说完这段话宛如老了十几岁的王院士,坐在首位的老人也是微不可查地点点头。

  “不过就算仿星器率先完成突破,对托克马克装置我还是认为不应该放弃,咱们国家不一样,托克马克是最适合我们国家的核聚变堆。”

  没人反驳这句话,能坐在这里的人恐怕除了为首的老人和一位能源局大佬,其他都是核聚变领域的大咖,就算是为首的老人和能源局大佬,背后也有一群智囊团和物理专家为他们解释这个问题。

  “托克马克项目不会有中断的计划。”

  能源局大佬看了为首老人一眼,随后对神情有些期盼甚至是恳求的王院士做出保证。

  这是安抚,为了国家战略发展王院士主动让路,不安抚会寒了人心,同时这也算是事实。

  仿星器的制造对工业水平要求极高,就算华国能率先完成核聚变商业化突破,用这份技术换取到世界最尖端的工业母机,但要带动工业整体的提升至少也需要十几二十年时间。

  在这段时间想要制造仿星器,除非一些核心部件从国外高价采购,否则注定无法大批量制造。

  作为一项能源技术可控核聚变最大的作用就是发电,也就是说要规模化普及化,无法大批量制造,这玩意就只能看不能吃。

  “既然托克马克暂时没有可行方案解决当前的困难点,那这次联合项目的重心就放在明日仿星器上面,对这点,陆先生你们觉得有什么看法?有困难都可以提出来,这次联合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你们解决困难的。”

  能源局大佬把目光转向陆毅这边,态度很亲和,说话又好听。

  “材料,依旧是材料。”

  陆毅神情有些严肃,看着在场的人说道:“不过在谈明日仿星器当前困难之前,我这有一份资料大家可以看一下,是马普实验室这次建造示范堆的核心仿星器示意图。”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