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 拨云开雾!(第三更)_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性的角度出发,完全是正确的。

  这个时候议和当然好,大家都好。

  但是这种话,在大明朝是一种政治上的错误。

  无论之前大明朝在辽东被打败过多少次,无论边军多么害怕八旗军,但至少表面上,朝堂上下都是以轻蔑的口吻称呼那些建州小奴的。

  例如“建奴”就是大明朝对皇太极他们最常见的称呼。

  这反映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

  谁要是敢说跟建奴议和,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这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在汉唐时代和21世纪的中国是不存在这种意识形态问题的。

  议和很多时候和骨气没有太大关系,这是国家层面的政治。

  不过,穿越者崇祯依然不愿意和皇太极议和。

  所以,他否决了孙承宗这个提议。

  他也并未生气,只是道:“此事暂且不必议论。”

  对于崇祯现在来说,不议和,也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强军的政治手段,是将军事信心再往上提一个高度的手段。

  “去年辽东之战胜利,我军军威已经打回来了,若是今年依然能给皇太极一个教训,朕敢保证,五年之内,他不敢越过辽河!”

  孙承宗道:“陛下圣明,臣自愧不如。”

  “不不,孙阁老说的也很有道理,只是朕觉得还没有到最后议和的时候,朕这一次要再全力和皇太极拼一把,赢了,此后外部威胁再也无法干涉大明内政!”

  这是崇祯想法,但现在北京有许多人是另一套想法。

  听说这一次有不少大臣递了奏疏,现在北京城内不少大臣都觉得这一次一旦辽东战局恶化,必然会影响到诸多新政。

  连顺天府的票号、钱庄老板都做好了皇家银行可能会倒闭的准备了,再过一段时间,朝廷印钱买粮食的消息,就可以散播出去,然后煽动老百姓去银行取银子!

  有人私下算过一笔账,今年再打一次仗,如果朝廷不在皇家银行印钱,可能要把钱打光了。

  一旦朝廷因为战争出现财政危机从而引发军政危机,军委会必将倒台,这一届的内阁基本上全部要滚蛋。

  开始送钱,准备给自己积攒政治声望往上爬了。

  例如吏部侍郎张凤翔,他就断言朝廷已经无法在辽东维持大规模的军队,更不可能再大规模的和建奴打下去。

  危机早已在暗处涌动,暗地里,也有一些大臣已经和他见过面,达成了共识,一旦局势有变,则立刻发动一场对孙承宗、陈子龙等人的全面弹劾。

  这件事,让东南某些人也看到了活命的机会。

  把朝堂的所有注意力往战争和新政派上引导。

  于是这几天,从南边送过来的钱,明显多了不少。

  给李元起说情的官员也明显多了不少。

  最近局势不稳这件事崇祯自己知不知道?

  他当然知道,但他不打算去管,这种事是强行管不了的。

  他必须要尽快用一场胜利来全面压制刚刚要冒头的反对方势力。

  希望卢象升不要让朕失望!

  就在大家都认为这段时间是一段很敏感的时期的时候,辽河之战的战报已经八百里加急抵达了通州。

  没有在通州停留,迅速向北京城赶。

  夕阳刚刚落山,一批批商队进城准备找地方去歇脚,一匹快马便飞冲而来,没有人敢拦他,因为他是传令兵。

  他大声喊道:“大捷!大捷!辽东大捷!辽东大捷!天雄军斩建奴贼首两万!酋首溃败而逃!”

  路边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移到他的身上。

  “大捷!辽东大捷!”

  他一边大声喊,一边飞快向皇宫方向冲去,所有人都让开道。

  所有人都震撼地看着这个人飞奔而去。

  辽东大捷?

  辽东大捷!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