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五章 绝不给老叶家丢人_官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吧?我怎么还抽这种六毛五一包的大前门?”叶老爷子笑了起来。

  “确实有点儿奇怪。”叶开点点头道,“按说大内的审核非常严格,这种东西应该进不来的,你们都是抽特供嘛。”

  其实特供这种东西,早就在圈子里面流行开了。

  当年太祖在世的时候,是一杆有名的大烟枪,保健人员为了他的健康着想,就想了个办法,将香烟的过滤嘴加长,每支烟里面只有少少的一部分能抽,以此来控制他吸烟的数量,这个也算是限量特供了,而且生产数量绝对稀少。

  后来的特供香烟,主要就是讲究质量和档次了,对高层的特供烟,数量甚少,市面上难得一见,就是偶尔见到,多半儿也是仿冒的东西,这个时候的特供烟,基本上就是一种身份地位上的象征了。

  说起抽烟这种事情,在当代,太祖与蒋公恰恰分属于吸烟与反吸烟的两大阵营。蒋公一生嫉烟如仇,从不沾唇,而太祖则嗜烟如命,顷刻不离。

  不能说太祖是用一支支香烟烟熏火燎地把蒋公撵到了台岛,但的确可以说,是一根根香烟伴随着太祖,走完了他人生的全部征程。

  当年为太祖特制雪茄烟,是西南军区承办的,对制作技术的要求特别严格,要选上好的烟叶,先去烟梗,为了增加湿度,要拿越南桂皮、曲酒蒸,然后用特级花茶漂,之后是晾晒、卷制,最后放在烘箱里烘干,10支1包,装进烟盒,要派专人送到京城。

  做雪茄不但味道要好,对烟灰的要求也相当高,烟灰大致有3种:麻灰色、黑灰色、白色。好的雪茄烟,烟灰不但雪白,落到地上还要保持完整的烟的形状。

  为了鉴定是否“接火、灰白、香足、味浓”,每支烟要剪下尖部点燃品尝,因为这个事情,曾发生过卷烟师傅吸至晕倒要吃生米急救的事。后来,用土制工具代替人吸。继而又采用草灰水浸泡以解决灰白问题,才解决了这一难题。特供烟全用手工卷制,单人日产仅为20至30支。包装用白盒,编号封条,由专人送到西南军区政治部,一月一次。

  特供烟组的工人一天做多少支,上级过问不严,但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有一次,几支点不着的烟被国家卫生部封条盖章退回来,按照烟上的次号,很快查出是谁做的,并立即将其撤出特供烟组。

  另一次,国务院开会,中央领导人正抽着,结果烟头弹出了火花,将台布烧了一个大洞。电话立即打到了西南军区。

  在“九一三”事件发生之后,送京的特供烟停止使用,为了确保太祖吸食雪茄烟的安全,中办才决定将卷制组举从西南军区迁到了京城。

  虽然是闲话,但是也可以看出,牵扯到中央领导的绝对没有小事儿,如今从衣食住行等各方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