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古队_后妈文里的短命亲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冯妙到甬城后,先到沂安太妃墓去了一趟。

  墓室已经清理完毕,现场还留有工作人员看守,不搞封建迷信,不方便祭拜,她站在偌大的墓坑前,默默在心中祝告了几句。

  前世冯妙是见过这位沂安太妃的。这也是冯妙最初十分关注和想要参与沂安太妃墓考古的原因。

  彼时冯妙还只是刚进宫不久的小宫女,新皇登基,沂安太妃刚封为太妃,尚工局去她宫中送太妃的朝服穿戴,姑姑带着一队宫人送去,就让冯妙也跟去见见世面。

  那是冯妙第一次见到太妃,也是唯一一次。其实沂安太妃当时也不过四十岁上,风韵犹存,温婉依旧。

  太妃在先帝美人如云的后宫并不出挑,但她在先帝血雨腥风的后宫中,却是个让人称奇的存在。

  沂安太妃出身不高,最初只是个位份很低的选侍,在后宫默默坐了三年冷板凳,仅有的一次临幸就有孕生下皇子,堪堪升两级封了个美人。

  然后薛美人就被先帝丢到脑后了,整天关门闭户低调过日子,到先帝驾崩也只是个嫔。然而这位无宠的薛美人能成功生下皇子,并平安把皇子养大,这本身就足以让她不平凡了。

  要说薛美人人生最大的本领,大概就是会站队,生下皇子后就老实本分站皇后的队,抱紧皇后大腿,儿子大些又忠心耿耿站太子的队。尽管不受宠,然而皇后和太子谨小慎微并无过错,守住了位子,在嫡长制度的王朝背景下尽管几番危难,终究成功熬死了先帝。

  太子登基后,前朝后宫血腥清算的同时,却最先下旨封了薛嫔为太妃,薛嫔的儿子封了恭王,并昭准恭王接太妃去封地奉养。

  姑姑对沂安太妃评价很高,冯妙记得那时姑姑曾对她说:做人要向沂安太妃学,人有的时候,不争才是争,最忌自己作死,你看先帝那些个宠妃、太子那些个兄弟,盛宠之下风光无两,结果呢,死的死囚的囚,有几个善终的。

  冯妙那时才不过十岁,心里琢磨着,不争才是争,这得怎么操作呀,就挺难的。

  不过渐渐她就懂了,人只有先保住一条小命,才能再想别的。

  去考古队,邹教授先叫人带她去办了个“临时工作证”,拿着工作证,亲自把冯妙带去了丝织品工作组,并把组内人员都叫过来做了介绍。

  “这是我专门请来的冯妙同志,上次给你们看的那件刺绣就是她亲手绣出来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冯妙同志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到我们,我们很需要她的帮助。大家欢迎——”

  稀稀落落的掌声。所以谁不管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也只能接受一个“农村土裁缝”要成为他们工作同事的现实,并且看邹教授这个态度,还这么捧着她。

  组内其实也就八个人,都是女的,八人分为两个组,十六道各种各样的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