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章 李进赶考_开局揭皇榜,我爹竟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妙!”

  朱桐看了看杨宪,虽然并不知晓其中奥秘,但是也猜出了杨宪的把戏。

  “在下,佩服佩服!杨大人好手段!”朱桐道。

  朱桐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问道:“杨大人,在下看这些个仕子都有些拮据啊,难道是朝廷给粮米路费没发到手上?”

  “朱大人,这您就不懂了吧,近几年粮食歉收,百姓家中无钱粮,仕子们得到路费后多半会给家中留些。”

  “故而在应天府的生活就有些拮据了,这也是正常之事,朱大人就不必疑惑了”杨宪说道。

  朱桐想了想,说道:“仕子们来京应试不易,其中有许多贫寒出身的学子,朝廷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些补助。”

  杨宪惊诧道:“朱大人高见啊!这样更能显示出朝廷对科举的重视,对仕子的重视!”

  处理完手头之事后,朱桐径直来到乾清宫,向朱元璋提议此事。

  第二日。

  朱桐早早就来到国子监。

  刚刚进入聚贤堂,就看到太子朱标与一位老臣在说些什么。

  “兄长,来的好早啊!”朱标说道。

  “恩科之事,下官不敢怠慢,这位就是大学士宋濂宋大人吧?”朱桐问道。

  看着老迈的宋濂,心中赞叹不已,大名鼎鼎的宋大学士,一篇《送东阳马生序》闻名后世。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虽然平日里同在朝中当差,却因为政务缠身顾不得其他事。

  “下官见过平章政事朱大人,大学士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不足启齿!”宋濂笑嘿嘿地说道。

  “哪里哪里,在下自幼便读大学士的文章,大学士文风乃大明屈指第一!”朱桐说道。

  朱桐说罢,宋濂、朱标二人都不约而同的愣住了。

  朱标心中自言道:“大哥怎么如此夸人,您年幼时连书都读不上,就算有书读怎么可能读到宋濂的文章!”

  “大哥,没想到您还会如此恭维人啊!”

  宋濂愣了一会儿,说道:“朱大人真会说笑,下官虽然有点小名气,但还不至于让孩童读在下的文章。”

  朱桐尴尬的笑了笑,瞬间反应过来自己的冒失。

  自己读的是《古文观止》此时还未出世,太学还尚未建立,宋濂也没有写那篇著名的文章。

  这时,朱桐脑中突然生出一个奇妙的想法,如果自己将《古文观止》写出来,那也会在文学史上流下美名。

  说不定还会赚一笔出版的费用,在文坛也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就在这时,考生们自信满满的陆陆续续从国子监的大门走进来,朱标突然想到了大哥朱桐向父皇提议之事。

  随即说道:“对了,昨天我都听父皇说了,大哥申请给仕子们盘缠,父皇很高兴,夸大哥考虑周到,细心。”

  “昨天父皇已经让人户部官员安排此事了,今天就会将补贴发到每一位仕子手上。都是大哥的功劳啊!”

  朱桐谦虚道:“殿下过奖了,在下只不过是看学子们有些拮据,故而与陛下说说,仕子们应该铭记朝廷的恩典。”

  “更应该铭记陛下的恩典,将来考取功名好为朝廷效忠,为陛下效劳。”

  朱桐话音刚落,国子监门口传来一阵呵斥声。

  只见门外的守卫不断呵斥道:“滚出去,朝廷大试考场,闲杂人等禁止入内。”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