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1. 栖身之所(2)_董锵锵留德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高低。德国不像美国有富人区,治安也不像美国和法国那么乱,但即使在一个城市,德国人多的地方和少的地方治安差别还是很大的,如果车经常被划道子或砸玻璃那他也是吃不消的。其次看一些隐形因素,比如街道中垃圾桶摆放位置的远近。如果垃圾桶离房子太近,那每天肯定会被垃圾车吵。如果碰到在家背书或写东西就会很烦。再次看交通是否便利,超市是否够多且近,通勤去学校的距离等等。

  当然他也很清楚,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房子,样样都好的房子基本上租金也会很“赶人”,所以只要大差不差的房子他就可以接受,一些小小不言的地方他也是可以忍的,比如上一个房东要求他每周打扫公共卫生间他也很痛快就应了下来。

  他已在不知不觉中习惯: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不能接受的。

  小楼位于山脚下,山的海拔约莫百米,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就在半山腰。虽然还在假期里,但上下山往来的车辆却不少。

  楼共三层。

  暗紫色的墙身脱落了一大片却未修补,斑驳不堪,转角处还被人用涂料喷了不雅的图案。也许是因为化学试剂的缘故,涂鸦旁边的爬山虎枯死了大半,草木萧疏得让人心生凄凉。斜屋顶的瓦片颜色有三种,能看出明显的修补痕迹,一看便知师傅补时极不走心,活做的既无美感也无层次。

  再看紧邻它的小楼,斜屋顶铺满了太阳能玻璃板,亮黄色的墙身和枝叶扶苏的爬山虎相得益彰,赏心悦目。二层的窗户开着,窗框下码放着几个花盆儿,有黄、红、紫、粉不同的花朵随着清风淡淡摇曳。

  董锵锵忍不住感慨: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2。

  楼边有间凸出来的上着锁的杂物室,杂物室外放着褐色、黑色和绿色各一个垃圾桶。垃圾桶旁的地上画着白色方格,方格里停着一辆上了年纪的老爷车。董锵锵近距离仔细观察了一下,老爷车的保养还是很到位的。德国对旧车的规定是只要车能过年检就允许上路,这种老爷车的保养费可比现代汽车的保养贵多了,看来车主应该是个不差钱的主儿。他不禁感到困惑,不管车主是租客还是房东,感觉都跟这栋楼不搭。

  他以为整栋楼就一个入口,但找了半天都没发现跟他通电话的人名,又转了半圈圈,才发现小楼的另一面还有个入口,这回找到了人名。

  朝山的一、二、三层窗户全都垂下了能完整挡住整面窗的铝制卷帘窗,这种属于德国人的防盗设施。与国内不同,德国少有国内笼子式的防盗窗。

  董锵锵有些担心,如果房东出租的房间是朝山一面的,就意味着打开窗户只能看到山而不是河,那景致可就大打折扣了。

  犹豫了几秒,董锵锵还是按下了门铃。

  房东出来的很快,是个瘦削干瘪的德国老头,腰背挺得很直,腰间挂着一大串钥匙,走起路来锒铛作响,看配饰就像个包租公。

  老头上下打量了董锵锵足足有一分多钟,却没着急让他进屋看房间,而是像审犯人一样先盘问起来。

  “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老头说话时中气十足,口音也不如卖纸币的大爷重。只是一般德国人称呼陌生人都会用敬语“您”,就算是长辈和晚辈,如果彼此是陌生人也会如此,但老头开口就是“你”,显得很无礼。董锵锵看他一把年纪也懒得和他计较。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