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 出征_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翊连驳两位重臣的劝谏,对太史慈的支持已经很明显了。

  陈端知道这事已无反转余地,因此他想了一个折中的方法,“纵使君侯要用子义,臣以为可委一宗室为副将,监其行为,以防万一。”

  孙翊听后斥责陈端道,“荒谬。”

  “若以宗室为副将,虽位卑而行监察之实,加之其宗室身份,一军岂不有两主?

  古往今来,孤未尝闻军有两主可胜者。

  反之,因军令规划不一而致大败者比比皆是,汝之此言欲助孤邪,欲害孤邪?”

  孙翊已经发怒,吓得张竑三臣弯身告罪。

  孙翊最后用坚定的语气说道,“子义虽气壮有烈行,然非纵横之人。

  其心有士义,志崇道义,忠信守诺,孤以恩信对之,其必死生不相负。

  孤意已决,勿复多言!”

  说完后,孙翊拂袖而去,引得张昭三臣面面相觑。

  张昭用失望的眼神看着张竑,张竑心中则苦笑,

  吾是吴侯师,但吾先为吴侯臣呀。

  建安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吴侯孙翊在吴县外的军营中为太史慈送征。

  今日天气晴朗,术士言利于军行。

  军营中一片萧杀气氛,两万大军已经整装带甲,正齐聚在军营中的校场中。

  他们目不斜视,皆仰头看向校场中的那处高台,因为那处高台上有他们的主人。

  经过孙翊不遗余力的,齐江东之力救治毗陵一战的伤兵,伤兵中许多伤势较轻的士兵已经复员。

  而孙翊的恩德让这些伤兵,把孙翊当做神看待。

  当他们复员重入军伍之后,他们自发的宣传孙翊的这件善举,以前没有当事人的证明,大多数士兵只以为那件事只是传闻。

  但现在许多当事人力证此事,一下子就让孙翊的形象,在全体孙军心中无比高大起来。

  更何况孙翊此前还有庐江和毗陵两战的光辉事迹在,这更让孙翊在全体孙军心中的形象,达到了不可撼动的地位。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高台下这两万孙军,此刻都用崇拜的眼光看着高台上。

  高台上站立着不少人,这些人除了今日出征的主将太史慈之外,吴县一干重臣都在。

  孙翊坐在高台上的主座上,在他身前跪着的是一身穿着亮红精甲的太史慈。

  太史慈单膝跪地,在等着孙翊的授符。

  汉时跪拜是很重的礼,平时就算是君臣之间也不常用,但在一些场合,必须以跪拜之礼才显庄重。

  就比如今日孙翊的登台拜将。

  上有朗朗碧空万里无云,下有两万旌旗烈烈作响,大军虽未动,但那种军旅之中特有的动人心魄的气氛,已经弥漫在此间众人心头。

  在这种气氛下,孙翊用威严的语气开口道,“今有陈登,窃据广陵,扬暴于江淮,宣恶于射阳。

  其仗丑智凌百姓,恃奸强寇吴土,今年山越之乱,概其阴为串联,致使吾江东生民死伤无数。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