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七章 庐江富庶曹公慕_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食于敌,以战养战?”

  曹操细细的琢磨着荀攸的这八个字。

  庐江郡位处长江流域,雨水充沛,土地也多是平原之地,论土地的肥力十分不错。

  这些卓越的自然条件,都有利于粮食生长。

  因此庐江郡的屯田之政,在一开始就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

  若不是没有这些卓越的自然条件,孙翊当初也不会想着在庐江进行屯田。

  而且孙翊将庐江屯田一事看做他上位以来,对于江东内政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因此他十分看重这件事。

  在孙翊的看重之下,孙权履任庐江太守以来,最上心的便是庐江郡中的屯田一事。

  一则有着优良的自然条件,二则有着郡府的大力扶持,庐江郡的屯田之政一直发展的不错。

  据在庐江的曹军探子探得的情报可知

  仅在今年,因为庐江郡的屯田之政的吸引,淮南与徐州两地中的大量流民涌入庐江郡中,

  据推测过去至少有二十多万。

  大量流民的涌入,大大丰富了庐江郡的人口资源。

  有人有田,加上在孙权这个治政能力不俗的郡守的督促下,庐江郡的屯田一事发展的可谓如火如荼。

  如今秋收已过,今年庐江郡大力推展屯田的效果已经展露出来。

  据可靠的情报可知,庐江郡现今整郡的存粮大约有数十万斛。

  这数十万斛存粮不仅仅是孙权屯田得来的。

  孙翊在今年为了安抚涌入庐江郡的大量流民,特地从江东各郡调拨了许多粮食进入庐江郡。

  因为这事,主管江东内政的张昭忙的好几天睡不着觉。

  而如今这数十万斛粮食,全都分散储存在庐江郡的各县之中。

  这一点,在曹操当初听到这个情报时,差点羡慕嫉妒死。

  他知道江东富庶,但没想到是这样一个富法。

  要是他有这数十万斛粮食,他现在就敢直接带兵杀到邺城去。

  现在荀攸向他提出“就食于敌,以战养战”的计策,无疑是令其心动起来。

  但虽然他有南征之议,现在也不可能马上就出兵。

  经官渡一战后,许多事还要等到他回许都处理,而且在南征之前,他还要亲自部署好北方的防务,以免顾此失彼。

  因此他对荀攸的这个计策没有马上批准,只是仅仅对其点了点头。

  但曹操却不由得嗟叹道,

  “自古王者之治,祟本抑末,务农重谷。

  《王制》:‘无三年之储,国非其国也。’《管子区言》以积谷为急。

  方今群虏未灭,师旅不息,国家之要,惟在谷帛。

  孤当年特开屯田之政,专以农桑为业。

  建安中,中原方能仓廪充实,百姓殷足,以致今日孤有实力能与本初决一死战。

  今孙叔弼亦在庐江行屯田之政。

  今日其所为宛如当年我在许都所为,

  当年我是为了鏖战本初,而孙叔弼今日又是为何呢?

  是为了战我么?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