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 曹操训子_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静来回在堂中踱步,脸上多是愁苦焦急。

  自从孙暠作乱的消息传到吴县时,他的心里就已经如寒风刺骨。

  之前虽早有猜测,这个逆子会有大逆不道之举,但猜测终究是猜测,心中难免还会有所期待。

  期待着他的长子,真的不会那么愚蠢,会在这个关头举起叛旗。

  但万万没想到,孙暠竟然真的那么傻。

  一时间,孙静都怀疑这是不是自己亲生的了。

  孙暠以为孙策一死,就没人可以压制他了,他根本就没想过如今的江东政治格局是如何的。

  很多人都以为孙策武略超凡,但孙静知道,自己的这位好侄儿虽然政治手段没有他的武略那么非凡,但也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自他那位好侄儿统一江东以来,一方面重用宗亲,让他们分别执掌重兵镇守各地,拱卫吴县,

  另一方面孙策构造了“宗亲外戚掌郡,异姓将领镇县”的基本格局,

  让宗亲和异姓将领互相制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让任何一方的势力大过另一方。

  孙策虽死,但是这种格局还在,继续守护着江东新主孙翊。

  孙翊就算只有庸人之姿,依靠这种格局,短时间内也不会出现被人篡位的情况。

  更何况如今看来,孙翊的政治手段比其兄高明了不知多少!

  更何况吴县还有张昭、周瑜、程普等一众英才辅助孙翊。

  就算没有这些人,在告丧文书到达海昏时,那太史子义当即就上表效忠孙翊。

  只要孙翊一封调令,太史慈就会立即引兵东向勤主,那时孙暠还能敌的过神亭太史吗?

  孙暠在没有了解孙翊真正能力的情况下,就堂而皇之起兵作乱,就是等于亲自把自己送上门来给孙翊立威。

  愚蠢至极,还妄想替代君侯。

  此时孙瑜孙皎两兄弟都在。

  孙瑜是孙静第二子,字仲异,与孙暠同时归随孙策,始以恭义校尉领兵众。

  与孙暠不同的是,孙瑜为人谦虚,谨慎,守礼好客,因此往日很得孙策赞誉。

  当孙静知道孙翊庐江大胜以后,就一直在堂中来回踱步。

  孙暠之乱也让孙瑜、孙皎两兄弟感到震惊,他们从没想过自己的大兄竟然如此胆大妄为,不顾亲情宗法,竟然敢起兵兵向会稽。

  只是毕竟是自己大兄,两兄弟之中孙瑜问孙静道,“父亲,大兄难道真的没救了吗?”

  孙暠被黄盖所擒后,就被押送到了吴县,至吴县时,孙翊正在庐江,

  因此张昭将孙暠关押在吴县大牢内,并且不许任何人探望,想等孙翊回来再作处置。

  孙静听到孙瑜的问话,饶是一时自律颇深的他此刻也是失声道,“救他?怎么救?”

  “自作孽不可活,汝大兄放下此等大错,旁人已经是无法施救的了。”

  “如今他是死是活,就看君侯如何决断了。”

  终究是兄弟情深,刚成年的孙皎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