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九章 “两面三刀”的张昭_234_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庞统在说完这三点后,陈端的脸都已经绿了。

  辩就辩,能把他辩的这样没法的人,他还是第一次碰到。

  庞统最后对着孙翊遥拜道,“综合统方才所论三点,可知此刻攻取淮南实不利于君侯,因为官渡一战,对君侯而言,曹公获胜最好。”

  孙翊面带微笑,对庞统的话表示认同。

  陈端虽然被庞统辩的脸绿,但他对庞统说的话是信服的。

  只是他还有一点疑问,“士元所论,甚为有理,但若是官渡之战袁公获胜该是如何?”

  庞统方才提出的三点都是基于曹操获胜的前提下。

  虽然陈端也看好曹操,但现在曹操被袁绍打的不要不要的也是事实,袁绍也是有很大概率获胜的。

  庞统对陈端言道,“若是袁公获胜,中原残破无粮食资补,其之铁骑最多涉及淮泗之地,江东有长江为防线,可挡一时。

  当此时,君侯更加应该尽快拿下荆州,竟长江之极,否则来日荆州为他人所夺,江东危矣。”

  陈端听完庞统的这番话后,长叹一口气,对庞统拜道,“士元思虑深远,吾不及也。”

  陈端说完后退入了座中。

  陈端一退,厅内响起了一片惊叹声。

  惊于庞统方才之言论,叹于一名不见经传的臣子竟然辩服了陈端。

  这到底哪里冒出来的人呀!

  陈端退入座中后,庞统也退入了座中,退入前还对孙翊与陈端各自一拜。

  这一幕让孙翊感慨,现在的士人还是很有节操的,辩就辩,不会辩着辩着开始人身攻击,而且一切都是有理有据,不会乱喷胡搅蛮缠。

  这也是孙翊敢于召开议事大会的底气,要是换上在明末,孙翊还是乾坤独断更实在点。

  在陈端退入座中之后,厅内的群臣把目光都集中到了张昭的身上。

  无论是支持攻取淮南的,还是反对的,亦或是中立摇摆的,此刻他们都以为接下来是张昭出场了。

  江东四大谋主,秦松、陈端败阵,张竑因为顾忌没来参会,现在只剩下张昭了。

  周瑜身后的鲁肃也跃跃欲试,他的那声“不然”等待好久了。

  受到众人目光关注的张昭却把目光投向了孙翊。

  前几日周瑜领着庞统、鲁肃二人觐见孙翊一事他知晓,那时只是以为那是一场寻常的觐见。

  如今观周瑜、庞统二人在厅上这番锋芒毕露的模样,张昭想到了更多。

  也许在那场觐见中,孙翊心中就有了决断。

  但他还是召开大会商议此事,这说明相比于孙策的乾坤独断,孙翊更喜欢居中持重。

  孙翊要做的是至高无上的仲裁者。

  想到此,张昭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下终于开口了,他说道,“北进一议乃是出于时势而出,但吾今日听公瑾,士元二人之论,深感此议之不妥。”

  “故吾认为此刻的确不可北进淮南。”

  张昭此言一出,全厅哗然。

  在场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