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吾想争上一争_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事已至此,孙翊也不会是那种一味叹息的人,现在该思索的就是在这巨变中,他该作何抉择。

  历史上,孙策是选择了孙权作为后继之主,很多人会以为孙权继位是以长继位,是顺理成章,得到江东群臣拥戴的,

  但孙翊前世曾在史料中看到过,“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而策呼权,佩以印绶。”

  这段话当中的“俨”指的便是孙翊,孙翊本名孙俨,后被孙策改名为翊。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孙策临死时,江东重臣如张昭等,是希望孙策将权位传给孙翊的,只不过孙策乾坤独断,属意于孙权,而力排众议立孙权为主。

  此段记载出自《典略》一书,《典略》虽不是官方史书,但著作者是三国时期魏国郎中鱼豢。

  其为三国时期的人,对这时代的历史了解颇深,另外鱼豢还是《魏略》的著作者。

  《魏略》是描写魏国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全文八百余万字,却也是鱼豢私下所写,

  只不过其真实性得到史学家广泛的认同,称其为“殊方记载,最为翔实”。

  刘宋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时,就大量采用《魏略》中的内容,由此可见,鱼豢所写的《典略》的真实性不会低,

  肯定不会是他自己一个个瞎逼逼自嗨乱写的,更不能单纯的以野史概之。

  正因为以上这段话的真实性颇高,孙翊心中才觉得急不可耐。

  因为这段话透露出一个让孙翊不愿接受的事实,在孙策临终传位的过程中,江东一部分臣子,甚至是重臣张昭,是支持自己继承孙策的基业的。

  这部分重臣的想法孙翊知道,无非是觉得原主骁悍果烈,有父兄之风,若是能继承江东基业,没准能如孙策一般,将江东带往更高的高度。

  况且孙翊今年年方十七,与当年孙策创立基业时年纪相同,这让他们更对自己报有更大的期望。

  这要是孙翊不是穿越者,还真的得感谢他们如此看的起自己,

  但是如今的孙翊是穿越者呀,知道孙策最后是把兵权权位交给了孙权,那么孙翊就开心不起来了。

  古来权力斗争最是残酷,现今孙翊面对的妥妥的就是一场“夺嫡”之争,

  若还是如原本历史上孙权继位,那么面对自己这一个曾经受重臣推举的竞争对手,纵然是一母同胞,孙权心中难道不会有芥蒂吗?

  一母同胞又如何,历史上的吴大帝,亲生骨肉在其眼中也不过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绝不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别人虚无缥缈的仁慈上。

  自己的生活,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孙翊性格虽谨慎却不柔弱,前世的他本就是有着强烈上进心的人,在知道孙策遇刺消息的那一刹那,几乎是瞬间,他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尝试过改变历史,但如今失败了,现在他,想要第二次改变历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