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一章 让刘玄德去_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刘表的召集之下,荆州文武再次汇聚一堂。

  刘表将全柔的信笺,展露给堂中的众臣观看。

  此刻刘表的脸上满是一番喜意,他对着群臣说道,“孙翊不仁,终惹得义士举义,这既是人祸,亦是天意也。”

  众臣中现在还有许多未观看过全柔的信笺的,但听到刘表如此说,心中也了然了江东发生了什么事。

  其中一人立马拱手对刘表庆贺道,“江东内乱,实乃孙翊倒行逆施的结果,这也证明孙氏在江东不得人心。

  而将军在荆襄行仁义,兴王道,顺人心,彼逆吾正,孙氏败亡可计日也。”

  率先对刘表进行庆贺的,是荆州二蒯之一的蒯柔。

  蒯柔是刘表最信任的谋士之一,现任镇南将军主薄,他的话让刘表脸上的笑意越发浓郁。

  就像当初刚刚得知孙策遇刺而死的消息时,也是蒯柔第一个庆贺刘表。

  刘表看向这个深得他心的臣子,对着蒯柔说道,“当初子柔言道: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生乱者,义不足也。

  这句话在当时可诠释孙策之死,在今日又预言全柔之事,子柔之智,真是深不可测。”

  听到刘表这么赞誉自己,蒯柔脸上也露出了几丝得意。

  就在刘表与蒯柔这两君臣互相吹捧之时,堂中的众臣也都看完了全柔的来信。

  看完这封信后,他们对刘表方才口中的“江东义士举义”这件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堂中的许多臣子,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当初孙策身死后,刘表虽不想派兵攻伐江东,但也纳了蒯越之计,想通过煽动助长江东境内的山越叛乱之势,让整个江东彻底乱起来。

  但后来江东的情势的变化,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总的来说,就是喜了江东,愁了荆襄。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江东新主孙翊。

  从那以后,刘表也将孙翊当成了他的新的心腹大敌。

  在这个关头,刘表得到了全柔投诚,并愿献丹阳五县的消息,这怎么不能让他欣喜过望。

  在座的荆襄臣子中,既然荆州二蒯的蒯柔发言了,蒯越自然也不甘落后,他出拜言道,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全柔既有反意,将军不如派兵马接应之。

  这样进可以席卷丹阳断孙翊一臂,退亦可占据五县以图将来。”

  蒯越此言一出,不仅刘表听后点了点头,就是堂中的许多臣子也纷纷附言。

  更有一大臣直接出拜言道,“臣愿率一万精兵东渡入丹阳,接应全柔。”

  刘表朝这位大臣望去,脸上虽露出赞赏之色,但心中却起了忌惮之心。

  刘表对这位起忌惮之心,完全是因为他的身份。

  这位大臣名蔡瑁,字德珪,现任南郡太守。

  蔡瑁出身襄阳当地豪族蔡氏,蔡氏既是襄阳著名的士族,亦是当地势力颇为强盛的豪族。

  蔡瑁除了拥有深厚的背景之外,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