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三章 喊冤_替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东六郡的士族因为地域因素,还有自身的利益或者说政治需求,他们在很早之前就有意识的抱团在一起。

  而每个团体中,必有领袖人物。

  在这特殊的以家族为联盟的团体中,领袖的不是某个人物,而是几个名声最盛,家学渊源最深的家族。

  江东六郡中,显贵士族半出吴郡。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个江东士族联盟中的领袖家族,也大多是吴郡望族。

  陆家与恽家因为他们的门第,就是其中两家让人较为认可的领袖。

  当然了,江东的士族联盟,本质上只是一种下意思的抱团行为。

  并没盟誓之约,也并没什么明言指出谁是领袖,所以这种领袖的概念只是一种潜规则。

  或者说是一种风向标。

  江东各士族之间虽大多都有联络交往,但凡事都会有亲疏。

  江南文风不如中原昌盛,大多江东士族其实都算小士族,底蕴不足。

  自身底蕴不足的情况下,自然就会想到找大树来依靠。

  而大多江东小士族所寻找的依靠的大树,除了考虑那家的声望之外,则必然优先选择与自己较为亲近的。

  影响亲近的因素有很多,或因为联姻关系,或因为门生故吏之恩,或因为自家子弟与他家子弟曾共同蒙学等。

  就是这样错综复杂的因素下,从外人看来,江东士族形成了一个联盟,但在内部人看来,这个联盟之中其实又分为几个团体。

  几个团体分别为亲善恽家,亲善朱家的,亲善张家的,亲善陆家的,亲善顾家的等。

  江东士族虽然形成一个联盟,但其本质是松散的,因为领袖不同,他们根本没办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步调一致。

  只能在某些大事上尽量保持一致,共同维护江东士族的共同利益。

  但其实很多时候,几家领袖之间的意见并不一致,这也导致了下面江东小士族的态度之间的分化。

  例如当初孙策讨伐刘繇时,陆家和顾家是支持刘繇的,但恽家和朱家却是支持孙策的。

  朱治支持孙策这是应有之义。

  因为当初就是他力劝孙策南下江东,而且朱治与孙家还有深厚的渊源。

  恽泰支持孙策,那是因为当初常氏恩养了孙策家人,对孙策有恩。

  而且当时孙翊与恽清也有谈婚论嫁的风声,在这样的情况下,恽泰对孙策入主江东还是有所期待的。

  在恽家与朱家支持孙策入主江东的情况下,这也影响了底下依附他们的小士族。

  孙策刚率兵进入江东时,因为军纪严明,爱护百姓,秋毫无犯,江东百姓都亲切地称呼其为“孙郎”。

  这句孙郎其实多出自各地士族之口,后面传播开来,渐渐的也影响了庶民的感官。

  而且孙策率军每到一地,当地的百姓就会以牛酒犒军。

  牛和酒这两样东西,不是是平常庶民可以拥有的。

  这也大多是那些亲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