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7章 明新会(求订阅!)_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谈加入百人会,给他搞出这码事,他会恨不得给自己来一巴掌。

  因为如果没有周新,百人会在2003年之后也开始陆续吸纳理工科的著名学者。

  胡正明:“让我好好想想吧。”

  胡正明心想自己这个学生怎么能这么给他找事,不过想想好像还挺心动的。

  成立结社同时担任主席,这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同时也能更好地整合资源。

  和胡正明让周新加入百人会一样,他和周新搞个这样的结社同样有利无弊。

  周新的财力无需质疑,胡正明对自己的人脉同样有自信,这两点具备了,一个结社的成立也就具备了稳固的地基。

  胡正明:“我认为也不是不行。

  但是一个组织需要有目标和使命。

  成立结社可以让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起来,共同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愿望,以更有效率和协调的方式进行活动。

  理工科结社的目标和使命很难找啊。”

  周新说:“我们的使命就是促进华国和阿美利肯之间的学术交流、科技交流。

  我刚刚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明新会怎么样?教授您名字在前面,我名字在后面。

  这不比什么百人会有牌面得多?”

  胡正明连连摇头:“你这使命和愿景我倒没有什么意见,只是这名字太赤裸了,和使命、愿景一点都不搭啊。”

  周新:“我们俩是创始人,叫这个怎么了?

  百人会这名字和他们的愿景也不搭啊。”

  胡正明坚持道:“不叫这个,叫这个,会对我们后续拉人进来造成困难。

  换一个名字。

  然后这个使命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周新:“是的,我们可以定期组织活动,比如学术交流、资源置换、晚宴之类的。

  同时也能为华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共享优秀的华国留学生资源。

  比如某个华国留学生他可能不适合学集成电路,但是他适合学物理,那我们可以通过结社推荐给华人物理学教授。

  以及可以定期组织成员回华国进行学术讲座。”

  胡正明:“我们首先要定一个标准,社团招收成员的标准。

  然后我才好去联系人。”

  阿美利肯有一些华人成立的理工科类协会,但是这些协会不够高端。

  像阿美利肯华国工程师学会,早期领导人包括詹天佑,整个阿美利肯有一万多会员,从1966年开始每两年在弯弯组织召开近代工程技术讨论会。

  到了1992年,华国的外国专家局和阿美利肯华国工程师学会签订合作协议,也每两年在华国举办一次工程技术研讨会。

  周新说:“如果是工程师,那门槛是博士,同时需要在集成电路、机械、计算机等理工科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

  如果是学者,需要达到某个门槛,比如终身教授?”

  胡正明问:“其实如果单纯谈工程师,很多本科毕业一直在工业界从事具体工作,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不亚于博士。

  博士只是一个头衔,我了解到的在集成电路领域,很多华人工程师虽然不是博士,但是他们的能力远超博士。

  像关建英,他只是本科,但是在模拟IC领域,整个阿美利肯比他厉害的华人不超过3个。

  我认为这样设置不妥。”

  没想到吧?没谁想到过在阿美利肯成立结社吧?

  今天还是三章9k,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