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0章 电力卫星!_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电卫星的效率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的控制系统精确度。”

  在实验性发电卫星发射前,张星扬对秦明问道:

  “怎么样,有信心吗?”

  这一次实验的发电卫星,采用的是最新型柔性太阳能板发电。

  在发电的同时,将电能通过大功率无线输电输出端。

  转换成定向微波

  输出到天宫一号空间站之内。

  再通过接收端设备,将微波转换成电能。

  无线输电,准确来说应该是无线输微波。

  电能并不是无线传播。

  而是转换了一种形式,以另一种波的方式。

  完成传输。

  微波输电,也有一些弊端。

  “当然有信心,我们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保障所有的发电板光照面。

  24小时不间断,接受到光照。”

  秦明挑了挑眉头说道。

  太空环境,相比较于地面环境。

  最大的优势就在于。

  发电时间。

  太空之中,发电时间在精确控制之下,可以达到24小时。

  这是地面发电,乃至于高空发电都无法做到的。

  近乎于两倍的发电时间。

  带来的就是两倍的发电量。

  “现在太空发电,问题比较大的。”

  秦明在自信发言之后,说起了目前的缺陷。

  “其实还是在于微波的定向传输问题。”

  微波在空间之中,是会出现逸散现象。

  并不能够像激光那样,完全定向传播。

  为此张星扬曾经下过不少的功夫,在这方面。

  “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能够做到这样,已经是极限了。”

  张星扬笑了笑说道。

  其实目前无线输电微波的逸散问题。

  已经比张星扬一开始预测的。

  要好上很多了。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

  真空环境下,无线输电损耗率还不到百分之十二。

  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低的损耗率。

  即使是考虑到,从太空向地面输电会因为大气问题增加损耗。

  但是损耗率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

  要知道,一般的高压输电线损耗在百分之13左右。

  800千伏的特高压输电损耗率要低上很多,大概在百分之七。

  但是考虑到太空电站的实际发电量,是地面太阳能电站的两倍以上。

  而且考虑到发电的稳定性。

  实际上,太空电站输电效率要更高。

  实际损耗大概在百分之七。

  “想要在无线输电效率上进一步提升,除非我们的半导体更加进一步发展。”

  张星扬紧接着说道。

  “我们目前的砷化镓半导体,只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第三代半导体行业,在国内的发展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要快上很多。

  这是得益于国内庞大的原材料产能。

  支撑得起各种不同方向的研究挥霍。

  目前国内的三代半导体原材料市场占比,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按照预定的计划,我们的发电卫星会在三天之后发射。”

  秦明并没有继续深入和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