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章 联合探索,行星绝对防御圈!_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他们采用的还是毛子的“联盟-FG”号运载火箭。

  能够搭载的载荷质量,也就必须严格控制在2吨之下。

  “火星快车”载荷总重量在1.3吨左右。

  而龙国第一次火星探测计划,所搭载的“天问一号”载荷总重量为5吨。

  这也是火箭差别,所带来的差距。

  发射“天问一号”所使用的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地月转移轨道质量为14吨,地火转移轨道质量为5吨,被大家亲切地称作“胖五”!

  在保罗-萨特阐述完了他们的计划之后,张星扬翩翩有礼的站了起来:

  “保罗先生,恕我直言!”

  “你们的计划太过于保守了!”

  在听到张星扬的否定之后,台上的大胡子保罗显然有些不屑。

  毕竟在他看来,刚刚完成载人航天的龙国,还是比不过在运载火箭方面比他们有些优势。

  在卫星探测器方面,龙国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实际上,这方面双方都差不多。

  甚至从某一方面来说,在不少探测器零部件方面有优势的欧空局甚至可以说处于劣势。

  毕竟他们的不少元器件,都是多个国家生产的。

  就比如,仅仅是火星环绕飞行器就有超过五个国家参与制造,天线、雷达、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组件就来自四个不同国家,组装则是在另一个国家,还要再装上高卢的软件。

  这样的后果,就是探测器的制造沟通成本巨大,并且时间周期十分漫长!

  这也是多国合作的弊端之一,不仅仅是火星探索计划。

  其实在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过程之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虽然在很多时候,鹰酱方面都把持着国际空间站的话语权,让人误以为这是他们家独立建设的空间站。

  但是实际上,国际空间站确实是地球上最大、参与方最多的太空合作项目!

  这也是为什么,从提出计划到初步建成就花费了接近二十年时间,甚至建设时间几乎和使用时间一样长的重要原因,在建成十几年之后就不得不面对退役的局面。

  “我们的火箭系统,完全能够满足五吨的火星轨道载荷。”

  “所以,我方认为完全可以大胆一些,一次性将环绕飞行器、着陆器和巡视器,全部发射到火星轨道!”

  张星扬说完之后,龙国一方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什么惊讶的表情。

  毕竟在这场会议之前,他们就已经做过严格的计算,以他们目前主力使用的鸿雁火箭为例,低轨道运载能力26吨,地月转移轨道15吨,地火转移轨道5.2吨。

  完全能够满足一次性发射这样多载荷的任务。

  台下高卢方面的参会人员,也是刚刚了解到龙国方面的运载火箭能力,纷纷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

  实际上,鸿雁火箭已经完成研发工作,面向商用市场数年的时间,不过鸿雁火箭主要的用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