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章 过了腊八就是年_咸鱼夫妻在逃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次的青县之行,袁老三打听到他们青县也零星有了逃难的灾民,看着规模还在可控范围内,暂时放了点心。

  翠花她们还要采购过年物资,过了腊八就是年呐。粮食不够吃,翠花打算买灰面。

  大夏的面粉都有点发黄,这里没有化学增白剂这类,所以面粉的颜色都是原始的黄。

  蜀地叫做“灰面”这个比起大米来,里面掺和更不明显,只要留好老面团子,这发酵的大小就由厨子掌握不是。

  青县物资要充足许多,灰面40文一斤,陈面(去年或者前年的麦子)20文一斤,有作弊利器在,翠花买了200斤陈面,花了4两银子。

  想做腊肉不用在这里买,大堂伯家今年养了3头猪,说好卖给老袁家和二堂伯家各一头。做腊肉就是需要大量盐巴了,蜀地多井盐,盐铁可都不用给人卡脖子。

  黑酱油、盐、糖(麦芽糖)、醋,茱萸和花椒,还扯了布,给袁老头打了点酒,加上给袁大妹抓药的钱花满了10两银子才罢手!30两银子顿时去了三分之一,这可太不经花了!那就回吧。

  看到翠花买的陈面是新面粉的一半价格,老袁头还夸了翠花好几遍:“新面陈面咱也吃不太出来啊!都是一样顶饱,陈面好!”

  还颠颠的跑去堂兄家告知这一相因(捡便宜的意思),这哪里算便宜哦,只是今年的粮价太不是人了。

  腊八那天大堂伯家杀了3头猪,不下雨猪草也少得可怜,养了一年的3头猪,杀完也就一百斤的样子,花了一两银子,做完腊肉剩下的骨头、下水、猪头、猪蹄子让翠花终于能一展身手,好好发挥了一把。

  筒子骨炖萝卜:都不需要什么调味,只需要一小搓盐巴,冬天的萝卜只有它的清甜,喝上一大碗浓浓的骨头汤,吸溜里面的骨髓,最后是萝卜结尾,层次分明。

  豌豆炖肥肠:用草木灰反复搓洗,翻出里层扯去脏污,再放了点袁老头的酒腌制去腥,没有卤水里面的调味料,食材新鲜的清炖也很美味。

  豌豆炖的稀溜耙,肥肠软糯,完全没有异味,肠里还有自带的油脂,一口下去满嘴油香和肉香。

  猪头肉最佳的方法是卤或者凉拌,在青县找到了茱萸和花椒这两种调味品,凉拌猪头才得以呈现:煮熟的猪头肉切成薄片,猪耳朵,猪脸,还有的拱嘴,花椒和茱萸,这个果子长得像花椒的原来是蜀地人的“辣椒”用炭火小心烘干茱萸和花椒,然后碾成粉末,来了一勺热油。

  姜切成丝,糖少许,黑酱油和醋把猪肉颜值降了点分,但是淋上麻辣油之后,味觉得到了升华,连两个小崽子都能吃半碗。

  猪板油熬出的油渣,伴了点盐味都能成为孩子的最佳零食。

  猪心、猪肺、猪肚、猪蹄、猪腰子等也都不会放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