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85章:一触即发的大战_抗日之无敌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阳还将弹药制造厂的炮弹产能进行了扩充,每天三班倒可以制造10万发60炮弹、5万发82炮弹、3万发100炮弹,以及5000发120炮弹。

  这些产能迅速建立,生产线完成组装的之后,钢铁产量、火药产量都因为产能的扩大而得以支撑这些弹药的制造。

  弹药制造厂的迫击炮炮弹制造,开始步入正轨,部队终于是不用掐着弹药搞训练了,之前自己不能生产大口径迫击炮弹药,放开了训练的话,苏阳得被搞破产不可。

  现在自己能生产这些大口径炮弹,情况立即得到改善。

  不过这些大口径炮弹并没有对把小鬼子当成靶子进行训练,这些大口径迫击炮现在是苏阳的杀手锏,自然不能这么轻易的就把情报暴露给小鬼子,必须找个机会给小鬼子一次惨痛的教训,才值得暴露这些火力。

  所以顶多就是82迫击炮在对小鬼子使用,100、120迫击炮都没有在鬼子面前露过面,鬼子到现在还不知道抗联军装备了重火力的情报。

  而在子弹产能方面,苏阳再次购买5套手工制造设备,产能提高到了一个月4200万发,三班倒可以提升到126亿发,消耗的劳动力上升到42万人,而子弹组装生产并不是专业来做的,很多工序是发放到农村挨家挨户。所以参与子弹生产的人口,达到二十多万人。

  农村的妇女、老人、孩子,都大量参与到了子弹组装的生产当中。

  组装子弹是计件给工钱的,那些劳动素质水平比青壮劳动力低的群体,也能通过劳动赚到钱。

  赚到了钱就可以购买根据地生产的各种工业商品,进而改善生活水平。

  因为苏阳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力,制造那些工业商品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的劳动力。依旧可以一边支撑战争消耗,一边满足老百姓的工业商品消费。

  此前根据地人口少,那些工业商品倒不是那么好生产,因为规模上不去,有些商品只能用作坊一样的规模进行生产。

  如今根据地面积扩大,人口变多了。生产很多工业商品也就有了足够大的市场,生产规模变大了,效率也就上去了。

  苏阳还增加了洗涤用品的生产,肥皂、香皂、洗发水、牙膏、牙刷这些商品开始出现在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也开遍根据地的每一个县城、乡镇。

  不过根据地还是太小了,很多东西自己造不划算,毕竟内部市场很小,也没有什么外部市场,两下就产能过剩了,还不如从系统中直接购买来得靠谱。

  在农业方面,苏阳搞了一个1万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出来,直接采用大棚种植技术,一年下来亩产蔬菜可以达到1万公斤左右,种植模式可以有多种。

  苏阳选用了几种模式进行混合生产,分别是黄瓜叶菜番茄、番茄叶菜黄瓜菠菜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