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8章 还债_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8章还债

  詹姆斯·波尔克在声称要解放奴隶的同时从未间断购买更多,更年轻的奴隶。只不过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并没有蠢到亲自购买奴隶的程度。

  这一切都是由其妻子沙拉·波尔克代劳,秘密的奴隶交易一直持续到詹姆斯·波尔克离世。

  波尔克本人认为将奴隶视为动产在道德上是正确的,但这却并不符合当时的主流观点,所以购买奴隶的事情他只能秘密进行。

  “詹姆斯·波尔克从未购买过奴隶,那些交易不过是为了让家庭生活和睦。”

  就奴隶而言,波尔克更偏爱那些年轻且有效率的奴隶。

  “尤其是那些女孩儿,她们一生中可以创造更多价值,每一个奴隶产下的孩子都将是我财产的一部分。”——出自波尔克写给其表兄的信。

  此外在波尔克的秘密交易中儿童的比例相当高,几乎占了所有交易的60%,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极富眼光的做法。

  因为儿童奴隶更便宜,“使用年限”也更长,甚至历史上还有美国的经济学家因此称其是“伟大的投资者”。

  虽然有些段子中经常说庄园里的奴隶要比工厂里的奴隶过得更好,但是单就未成年人而言在庄园中未成年奴隶死亡率为45%,而国民的未成年人死亡率只有23%。

  也就是说美国的奴隶有接近一半无法活到成年,而普通美国人有四分之三都可以活到成年。

  在波尔克的庄园中未成年奴隶死亡率为55%,这主要是其妻子专注于繁衍更多的奴隶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让那些少年承受了他们这个年纪本不该有的苦难。

  波尔克不动奴隶制,那就只能拿英国人开刀。但以此时美国的国力这件事情同样做不到。

  毕竟此时的美国得罪了奥地利,同时又和法国人是竞争关系,棉花唯一稳定的销路就是英国人。

  实际上奥地利有自己的棉花田,法国人同样在他们的北美殖民地搞了大量棉花种植园,不但模式和美国人差不多,就连里面的黑奴和监工都是从美国弄过去的。

  所以为了保证美国棉花的销路,英国人波尔克是万万不敢得罪。

  其实即便是没有上面那条,美国的军力和国力也无法和英国相提并论。

  不过虽然美军在之前的美墨战争中表现不佳,但是从将军到政客却依然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仿佛那些失败从未发生过一般。

  至于对这场战争的反思更是几乎没有,罗伯特·李由于在西点军校的课堂上讲《格兰德河战役失败的教训》,结果被学生丢西红柿。

  战争结束之后美军大量解散,这些人原本都是青壮劳力,但是由于很多人都感染或携带了黄热病病菌,导致全美黄热病大流行。

  其结果是这些刚刚还为美国奋战的士兵成了人见人打的毒老鼠。

  之所以会造成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