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十三、互相伤害(上)_史上最强大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纪的欧拉”。

  ——为什么称埃尔德什是“20世纪的欧拉”呢?因为欧拉也很吊,他一生共发表856篇论文和31部着作,平均每年写作论文800多页。除了教科书外,他的全集有74卷。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着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而欧拉也就只活了76岁而已。

  邱老爷子继续说道:“就像职业作家,不管他有没有灵感、有没有伟大的构思,日常总是要动笔写的,区别无非在于写出来的东西质量高低。事实上,一个作家终其一生,又能写出几篇震撼人心、载入史册的好作品?同样道理,所有的数学家,包括你、我,只要想写论文,一两个月总能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论文来,只是质量有高低而已。”

  徐生洲这才放心下来:“有论文就好。这次研讨会的主题定为‘霍奇猜想及相关问题’,希望能通过激烈的研讨,碰撞出更多更有创意的想法来。”

  邱老爷子道:“名单上那些人不少都是成名成家已久的,虽然创造力有所下降,但他们的眼光、判断力还是有的,你找他们请教肯定没错。对了,你最近研究进展如何?”

  徐生洲看了眼系统里已经%的进度,回答道:“正在稳步推进,争取按照之前的预期,在两到三年内完成这项工作。”

  邱老爷子犹豫片刻:“霍奇猜想非常艰深,确实是检验数学天才最好的试金石,也是数学天才证明自己最有力的工具。但它不像之前的费马大定理、庞加来猜想,前人已经积淀了丰厚的成果,前方已经展露出隐约的亮光。解决它,更像是一个人在暗夜中探索前行,不知道漫漫前路中会出现什么巨大的沟坎、难以翻越的高山。所以,我建议你在研究霍奇猜想之余,可以顺带着研究些别的问题作为调剂。”

  邱欣东的话听起来有些耳熟,感觉有几分像成老爷子之前跟自己说过的话。究竟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他受成老爷子之托?

  尽管他们都不看好自己的征服霍奇猜想之路,但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从中更能看出他们对自己关爱之意。徐生洲很是感念:“谢谢老师提醒!之前跟成老师说过,要学点概率论方面的东西,正好我和肖和平老师一起,最近有时间就会一起探讨尹辛模型问题。”

  邱欣东大笑:“不错、不错!尹辛模型问题很有价值,同时也是很有难度的,虽然比不上霍奇猜想、黎曼假设,确实可以深入研究一下。哪怕等你以后解决霍奇猜想,想要换个方向的时候,也能从此入手。我觉得你这个方向挑的不错!”

  徐生洲忽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老师,这次在金陵召开学术会议,您能主持学术会议吗?”

  邱欣东道:“恐怕不行。我已经七十多岁,脑力衰退,思维已经跟不上了。而且我对霍奇猜想也没什么研究,点评、提问都说不到点子上,等于是隔靴挠痒。我觉得由你主持最好,你是大会组织者,又对霍奇猜想颇有研究,正好乘机让国内外学者都认识一下你,对将来绝对有好处!”

  “我?我没搞过这个啊!”

  邱欣东安慰道:“我参加过那么多学术会议,也主持过不少,觉得主持学术会议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介绍报告人的姓名、单位以及简历,多准备些卡片,到时候照着念就行。唯一的挑战就是在报告人讲完,听众没有问题可问时,你得问个把问题,这样场面好看些。我觉得你完全可以胜任!”

  “真的吗?我试试看。”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