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十二、劝导_史上最强大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徐生洲暗笑道:你要是能和我一样发“四大”,也早就破格保研啦!不过他旋即醒悟过来,只怕巫逸林说的,应该特指自己发在《数学月报》那三篇论文。囿于英文水平,自己发在“四大”上的论文,巫逸林一来不太可能接触到,二来哪怕接触到了,也不太可能看得懂。

  “那我能拜读一下吗?”徐生洲客气地问道。

  “可以啊,我上去拿一下。”

  巫逸林快步上了楼,几分钟之后又气喘吁吁地跑了下来,手里拿着几本花花绿绿的杂志,还有十几页打印纸:“这些是我发表在期刊上的,不过不是中文核心期刊,有我论文的地方都折了起来。这些打印纸是我最近写的,有的投稿了还没有返回意见,有的还没有来得及投稿。请您过目!”

  徐生洲接过来,先看了看杂志,除了一本《大学数学教学研究》还像点样子,其余都是些为了中学老师评职称而存在的刊物,根本上不了台面。当然,杂志差不等于论文差,像屠幼幼先生获诺奖的论文、张亭栋先生诺奖级成就的论文,都是发在比较一般的期刊上。

  他又翻到折页的部分。

  现在论文写得多了,看得也不老少,对论文价值的判断虽然还比不上衡平,也算略窥门径。一篇论文拿到手里,有没有真东西,已经能看出个大概。巫逸林的几篇论文,除了讨论教材中某个不等式的推广、某条定理的有趣运用,就是某道题目的一题多解,可以看得出他对教材吃得比较透,但也仅此而已。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徐生洲又看了看那十几页打印纸,大体也是同样套路。

  从纯粹的学术角度来说,这些论文没有任何价值,全是一文不值的垃圾。写这样论文,应该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而不是全力以赴的科研。他怀疑,江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那帮子人要么和巫逸林玩同样的套路,写同样的垃圾论文,所以认为巫逸林有科研潜力;要么就是看到巫逸林把教材吃得比较透,就开了这个玩笑,没想到巫逸林当真了。

  但他能这么说吗?

  在一所小县城里的普通中学,很多老师一旦入编,人生基本上就剩下两件事,一是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争取早日解决高级职称;二是修身养性发展副业,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学术研究?这种奢侈品就像区块链技术之与乡下老太太,咱们小地方的人玩不起啊!

  在这种环境里,巫逸林天天琢磨考研、写论文,无异于淤泥里的一朵青莲、狂欢酒桌上的一个清醒者,显得如此特立独行、格格不入,在小县城里孤独得发疯。偏偏他又考研四战皆败,工作婚姻老大无成,精神上承受了极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