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十三、喜提一篇四大_史上最强大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他们!

  把手机通讯录来回翻了一遍,张安时终于发现应该给谁打电话了:他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前任数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成德如先生。按照这么多年对成院士的了解,这个时候他老人家应该还在工作。于是他毕恭毕敬地把电话拨了过去,如他所料,成院士还没有睡:“老师,我是小张。”

  “小张啊,这么晚,有什么事情吗?”

  “老师您还记得几个月前,院里决定破格保研的那个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吗?当时还劳烦您给学校打了招呼。”

  “记得、记得。好像那个学生发了好几篇数学方面的论文,我看过,写得很不错。据说他还给《Ih.》投了稿,是个很有想法、也很有勇气的年轻人。怎么了?”

  “是这样的,我刚刚接到消息,他给《Ih.》投的那篇论文已经在最新一期刊登出来了——”

  “啊!被录用了?这么快?消息准确吗?”

  成德如院士的声音显得很急促,和他平时波澜不惊的语气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想见他现在是多么震惊。张安时很肯定地回答道:“消息应该准确。我刚刚登了Springer的网站,发现最新一期的《Ih.》确实有他的论文,是他独立完成的,署名单位也是咱们学校。”

  “好!真好!咱们学校也能独立发‘四大’了,真好啊!”成德如的话语中充满兴奋与感慨,“虽然咱们号称是数学名校,但连篇‘四大’都发不了,终归名不正言不顺,见着同行,说话都不硬气。现在总算有个交代了。对了,那个小伙子叫什么名字来着?”

  “叫徐生洲,是咱们学校计算机学院的大四学生,今年下半年会到咱们数院读研。”

  “真是年轻啊,还是本科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咱们国家这么多年来在‘四大’上发文最年轻的吧?这么优秀的苗子,一定要重视起来。人家在本专业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凭借自学都能发‘四大’。要是到了咱们学院,有专门时间学习、有专业老师辅导,到最后还发不了‘四大’,别人是会怀疑咱们这个平台出了问题的。”

  听着成德如院士的念叨,张安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陡然重了起来:“老师您放心,到时候院里一定会高度重视,量身给他订制培养方桉,保证既夯实他的专业基础,又保持他的学术冲劲。”

  成德如道:“不仅是到时候,现在就要重视起来。他既然是咱们数院的保研生,又取得了那么大的成果,按理说我也该去看看他。这样,明天上午你陪我去见见他,和他好好聊聊,看看他有什么想法。如果有什么困难,院里能帮解决的,也直接帮他解决,体现一下院里的关心。”

  “好!”

  张安时大喜。请动院士这尊大神出马,想必计院就算有什么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