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三七、学术中心?_史上最强大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样有基础的地方建学术中心,自然是事半功倍。

  白手起家,另起炉灶,实在是太难了!这一点徐生洲深有体会。

  好在神州科技职业学院要建文史学科的学术中心,也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有《永乐大典》正本。二十世纪前三四十年里白旗国巴黎能成为世界汉学中心,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伯希和把敦煌遗书以及在西北考察盗取的东西都带到了那里,使得巧妇们有了施展的空间。相比之下,《永乐大典》的完整性和重要性更胜敦煌遗书。

  最后是“天时”。

  “天时”是什么?天时就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听起来很玄幻,但却又很现实。

  比如说当年的巴黎能成为世界汉学中心,是因为在那个年代里,巴黎作为鼎鼎大名的现代化之都,富饶时尚,有钱有闲,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简单粗暴地表露出了他们的自信十足。那些在殖民地赚足了黄金白银的贵族、暴发户开始崇尚文学艺术,再加上伯希和偷窃来的材料,两者一酝酿勾兑,便成就了汉学研究的高速发展。

  再比如三十年代初的世界数学中心哥廷根大学,本来已经盛极渐衰,小胡子上台之后又大肆驱逐犹太人,对大学管制也日趋严格,导致大批优秀学者逃离,导致哥廷根学派迅速分崩离析。而这些逃离的人先后来到漂亮国的普林斯顿,结果又在此造就了下一个世界数学中心。

  说起来真是让人感喟世界真奇妙!

  结合以上三点,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神州科技职业学院想要打造学术中心?你凭什么?

  黄柯自然不知道徐生洲脑回路里的千回百转,只以为对方没听明白自己的意思:“在上世纪初,随着新材料、新方法的涌现,我国的学术领域先后产生了红学、甲骨学、敦煌学等新学问。进入新世纪,又有了聊斋学、四库学、乐府学等等。但我觉得,“《永乐大典》学”一出,绝对横扫绝大多数自我标榜的研究,直追甲骨学、敦煌学,进而成为未来数十年间文史研究的主流!”

  徐生洲点头称是。

  黄柯还怕徐生洲不理解,又举个例子:“比如说我是研究宋史的,《宋会要》一书备载宋代典章制度,是最重要的研究资料之一。但《宋会要》500卷,现在已经散佚了,目前所能见道的《宋会要辑稿》是清朝人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加上现在的补充,全书只有366卷,较之原书已残缺了将近三成,很多现存篇幅也不完整。更要命的是,当初徐松辑录的时候,是花钱请抄手誊写的。那些人没有什么学问,只为了多抄点赚钱,抄错了、抄漏了、抄重了也没人管,导致《宋会要辑稿》里面满篇都是错误。”

  徐生洲眨眨眼睛:“你们打算重新辑录《宋会要》,做个全本?”

  黄柯道:“据说永乐年间修《永乐大典》的时候,《宋会要》已经亡佚了十分之一,辑录《宋会要》全本恐怕不行,但辑录一个更新、更全、更准确的《宋会要》新版本,应该是问题不大,而且功德无量。但具体怎么做,这里面也大有文章。”

  徐生洲奇道:“什么意思?”

  黄柯微微一笑:“比如说,可以把《永乐大典》全部公开,让全国的宋史研究者一起来做这件事,三五年内完成;也可以咱们组织专班,十年磨一剑,最后出版一本《宋会要辑校》;还可以从《永乐大典》里按照秩序,挑出一卷、一门甚至一条,写成论文发表,可以做几十年。就看学校最后怎么选择!”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安装最新版。】

  “这……”有点小家子气的徐生洲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全部公开?有些舍不得。

  十年磨一剑?细水长流?又觉得不利于学术发展,也会损害学校的声誉和《永乐大典》的影响力。

  正踌躇间,看着脸上挂着狡黠笑容的黄柯,忍不住腹诽道:都说“人老奸,驴老滑”,我愿尊你一声老奸巨猾!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