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一二、双聘_史上最强大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洲的理解,双聘教授就像一女二嫁,无论是东食西宿,还是西食东宿,终究是有名分的。而兼职教授则像公务员业余时间顺带着跑个滴滴、送个外卖,纯粹是赚点外快贴补家用,根本没有任何名分可言。

  成老爷子点点头:“大致差不多。本来‘双聘院士’是个很好的创意,毕竟院士也算是稀缺资源,一般他们都对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到两个高校任教,既可以扩大该学科的影响力,也可以提高学校的发展水平和美誉度,是个合作互赢的局面。可万万没想到,咱们国家聪明人实在太多,一个好好的创意愣是被玩出了花来。”

  徐生洲知道,成老爷子的话是意有所指。

  “双聘院士”制度出来之后,全国各大院校纷纷跟上,想方设法引进院士前来任职。可全国的院士就那么多,切成两半儿也不够分的,怎么办?有些不讲究的院士就开始一女三嫁、四嫁、五嫁,根本不考虑重婚罪为何物。像鼎鼎大名的黄院士(大家应该知道这位是谁吧?),先后在金陵邮电、金陵工业、西瓜工业、闽建师范、苏省科技等多所院校兼职,被誉为“科研届里的跑者”。

  有些学校也是不讲究,甚至是有些卑劣。他们先请院士到学校做个讲座。院士也是好心好意、盛情难却,便去做了个讲座。等讲座结束,校领导满面春风地上台感谢,顺手就给院士颁发了一个“荣誉教授”“兼职教授”之类的聘书,台下的记者狂按照相机。隔天学校网站的“师资队伍”栏目中就堂而皇之登上了院士的名字和简介,还在报纸上发表模棱两可的文章:

  《再获强援!×××院士聘任仪式在我校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院士加盟!×××院士受聘为我校教授》

  ……

  成老爷子继续说道:“咱们要搞双聘教授,就老老实实地来,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我的想法是等你拿到博士学位,凭借1本专着、3篇‘四大’,还有一些其他的论文,学校可以直接聘你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然后以学校为单位,直接申请国家杰青项目。”

  “杰青?!”

  有了系统大爷帮忙,徐生洲可以狂刷“四大”,自忖他日拿到杰青不难,但从来没想过博士毕业就可以直接申请。而且他看到过一个数字,好像自有杰青项目以来,最年轻的当选者是29岁。而30岁(含)之前当选杰青的,不是已经当选了院士,就是正在增选的路上。如果自己明年博士毕业,后年申请的话,那岂不是才25岁?

  不敢想啊不敢想!

  成老爷子还以为他是没信心,又解释道:“按照往年数理学部的情况来看,3篇‘四大’申请杰青应该是很稳的。不过咱们师大的平台还是小了点,影响力也有些不足,你要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