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十七、写书吧!_史上最强大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康彦,自己继续修改论文。他们都要发S了,自己也不能落后!

  在前些天的研讨会上,通过听报告、提问、私下交流、沟通讨论,让徐生洲如入宝山,收获满满。最后一天的报告虽然努力融合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但受时间、形式、篇幅等限制,终究没有全部囊括。在报告之后的提问环节,很多人的质疑更是让他眼界大开,点亮了很多他之前的盲区。如今静下心来整理,很多奇妙的创意就像夏日雨后的蘑孤,不可抑制地在脑海中的角落里迸发。

  在这个时候,写论文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至少徐生洲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放暑假,校园里变得非常静谧。随着搬家公司的车辆一趟趟地来回,老校区变得越来越空,徐生洲的论文也越来越长,从最开始的七八十页,到刚刚破百,到一百四五十页,再到一百七八十页,最后心满意足敲上句号的时候,一看页码,好家伙,215页!

  徐生洲摇摇头。

  虽然在数学期刊上看到过不少一百页以上的论文,但两百页以上真的是凤毛麟角。毕竟这还不是破解霍奇猜想的论文。不能搞得一本期刊就我一篇论文,好像期刊就是为我一个人服务似的。这不合适!他又花了几天时间,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删掉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再加上几句“显而易见”“不难得出”,最终页码是199页。

  完美!

  只要不是2开头,那就默认是一百多页,就约等于和其他九十几页、一百零几页的论文一样,属于可忍受的范围。带着这样的自我安慰,徐生洲通过电子邮件,把论文发给了奥昆科夫。了此一事,心头如去一大石,他终于可以安心收拾办公室,准备搬到新校区。

  过了有将近一周时间,某天早上八九点钟,徐生洲接到奥昆科夫的电话:“徐,你的论文我看过了。”

  “你的意见呢?”徐生洲知道他不会平白无故打越洋电话过来。

  “写得非常棒!我和我的同仁都认为,只要发表,肯定会成为以后研究霍奇猜想最重要的参考文献!”奥昆科夫语气非常坚定,“你对霍奇猜想的理解,比我之前想象的更加深刻,在当今学界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如果某天早上我醒来,有人告诉我霍奇猜想已经被彻底攻克,我首先会想到是你。”

  “谢谢!”徐生洲知道,之前所有的褒奖都是为了安慰之后的但是,“然后呢?”

  “但是你的论文实在是太长了!天呐,如果不是前面有摘要(Abstract),我都以为你发给我的是一本书稿,而不是一篇论文!”

  “要不我删点?”徐生洲决定抢救一下。

  奥昆科夫连忙劝阻道:“不用、不用!我倒有个好主意,你为什么不把这篇论文的格式改改,然后作为学术着作出版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