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4章 和约缔结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水上空间以及甲板面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越大越好。在这种情况下,清英依靠削减水上舰宽来大幅降低吨位的开挂手法,自然也就行不通了。即便是他还拥有基于后世流体力学的尾板和球鼻艏的外挂,但它们能起到的也仅仅只是平地提速~2节左右。对于航母吨位的质变性控制于事无补。

  而航母所能搭载的火炮上限,也同样是清英刻意准备留给各国海军的一个条约漏洞。由于舰载机技术发展的相对迟缓、和传统思维的根深蒂固。历史上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叶,各国海军对航母的定位都还十分模糊,准备让航母兼顾炮战的思想始终盛行不衰。中规定了大型航母不得搭载口径超过8英寸的舰炮,美国人便在列克星敦级上以双联装炮塔形式装了8门;而只想占便宜却不肯吃一丁点亏的日本人,更是给他们的一航战双姝装了10门8寸炮,其炮械总量甚至超过了大多数的条约巡洋舰!

  有鉴于此,清英便有意将航母所能装备的火炮上限提升到了254毫米。如果美英等国的航母受此限制的误导,装上了这一口径的火炮,那么其航空能力和装甲防护都将因此而大打折扣,根本无法与专业的德国航母争锋。如果这一限制得到与会各国的通过,那么清英几乎可以断定必然有国家会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历史上各国在条款明细的中,尚且不厌其烦地找寻漏洞并钻来钻去,又怎么会错过这么明显的一个机会?更何况除了德奥之外,其余各国都拥有254毫米的现成口径,将这种不知从哪蹦出来的蛮夷舰艇改成俊美雄壮的炮舰简直是手到擒来;虽然这一口径的主炮用来对付战列舰无疑是隔靴搔痒,但用作对抗巡洋舰却是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再加上其万吨排水量的巨大潜力,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战列巡洋舰”根本不存在任何的技术瓶颈可言!

  不过,这些却都需要时间来发酵了。清英已经做好了与各国代表团进行长期抗战的准备,务必要让他们接受自己的这一提议。而实现意志的途径则与之前如出一辙,即紧密联络奥匈这颗卫星,同时与在对抗美国上利益一致的日本身上下功夫,争取将他们的立场转到自己这一边。趁着当前航母这个舰种还处在不为人知的萌芽状态,清英必须先发制人,在这场会议中将它的限制予以明确。

  此后的数日时间内,清英便再度开始了联络盟友、以便共同在谈判桌上像美英施加压力的举动。尽管奥匈、意大利、和日本三国代表都对这台由清英独自演出的表演有一种莫名的陌生抗拒,但出于尊重这个欧洲帝国未来继承者的考虑,在抗拒一番之后也都纷纷选择了支持他的提议。奥匈今后毕竟还要跟着德国混,日本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