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七章、肖文龙的觉醒6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基础医疗工作的开展。每年毕业生达到两千人左右的复兴会医学院教育出来的医学生,每学期都要在各个居民区和农场、工厂的职工住宅区坐诊实践。基层医疗经验不满三年的医务工作者是没有获得升迁和继续教育的权利的。

  这样一来,复兴会就建立起了一套,以防疫工作为基础,社区居民医疗和正规医院医疗相结合的全民医疗体系。

  虽然目前复兴会直接控制的人口还不到五十万人。可是这样的人口规模还是给复兴会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至于复兴会的专业教育工作,目前除工业学校外,就属医学学校的规模最大。当然了,规模最大的仍旧是属于正规教育的少年军校系统。

  用工业化和标准化手段教育出来的学生肯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在复兴会医疗系统建立的初期,大量的医疗事故不断的发生。可即使是这种情况,广大枝江地区的人民群众还是更加相信治愈率高(相对于本地中医大夫),花费低(复兴会医疗体系开支由财政统一支出,复兴会的医院对于当地群众采取基本免费的医疗)的复兴会人民医院。

  当然了,复兴会之所以能够为医疗体系支出高额的开支,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复兴会生产的各种药物,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获得了巨额的利润。一个瓶只装了三粒磺胺的消炎药,在江南地区的售价就达到二十两银子的高价。

  除了药品进行前期推广的时候(指复兴会向各地推销药物的过程)花费较高以至于支出高于收入外,在复兴会的化学药物在江南地区被推广之后,复兴会的磺胺、阿司匹林等药物就开始供不应求。就是二十两银子三粒的磺胺,因为要优先供应复兴会自己的医疗系统,还会经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当初复兴会在建设劳改营卫生所的时候,就对房子进行的专业的装修和改建。只不过是五个房间,四十个床位的低水平的劳改营卫生所住院处,就让肖文龙觉得不可理喻,过度奢华。可是当他看到枝江县人民医院的时候,他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前后两栋,二楼用天桥相连的复兴会枝江人民医院,住院处共有房间六十个,床位三百张左右,专业医护人员六十多人。

  前后两栋的三层红砖红瓦楼房,居然全部都是用来开设医院的。单从医院的规模上讲,肖文龙就觉得难以置信。

  在闫爱华的带领下,肖文龙开始了一整天的考察工作。很快他就发现人民医院的医生使用着各种专业器械(听诊器,手术刀,缝合针等等)和各种他见所未见的药物(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是什么他都没听说过)给那些在他看来非常难以治疗的病人进行着治疗。

  肖文龙在他自己的专业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自负心的。可是看到复兴会的干部快速的快速的确诊并治好了一个在他看来非常棘手的轻度肺炎患者之后,肖文龙开始真真正正的产生了些服气的情绪。

  特别是,人民医院真的在对几十上百的病人进行着免费医疗。即使是那些没有复兴会户口本和身份证的外地百姓,他们要付出的不过是十几个铜板的药费。

  这种几乎是完全免费的送医送药的做法,实实在在的让肖文龙感到佩服。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