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一章、第一次反围剿 3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工人出了问题,王书辉就得去把问题搞明白之后,拿着问题回到现代社会查找资料,咨询专家。之后再回到明末,手把手的教这个工厂里所有的工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还是在观沧海说的那种,拿来主义的情况下呢。

  不过在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政治教育方面。王书辉倒是没遇到什么太严重的问题。除了遇到了宗族和农村工作组之间的矛盾之外。大部分老百姓在面对土地革命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积极,非常配合。

  原因倒是很简单,因为王书辉的土地革命,实际上就是在满足老百姓的,“想要变成地主”的愿望的。每人五亩地,以一家五口为例,那就是一家人可以占有二十五亩土地。王书辉分给他们的还都是好田水田。

  在明末中国。不存在人均土地占有率不足的问题。全中国现在不过才一亿五千万左右的人口。可耕地还是现代中国那么多。即使不如现代中国多,也至少能达到清朝的水准吧。老百姓想要当地主,客观的条件实际上可以满足他们人人当地主的愿望。

  封建社会里的土地矛盾,不是土地不足的问题。而是土地分配制度的问题。是占人口总数不到百分之十的人掌握着全中国绝大多数土地,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九十的人,没有土地,或者土地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用土地革命刚刚好。

  所以说,土地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王书辉用来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就是观沧海说的那种“跟着老大有肉吃”的办法。只不过,封建开国者用土地收买少数人的人心,对其他的人则是通过用土地收买了的少数人压制他们。

  王书辉进行土地革命,人人都能分到五亩地,则是一种收买所有人人心的办法。

  至于投身革命的人,也不用担心。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朝廷中代表晋商集团利益的晋党官员王崇古、张四维等人,代表江南商团利益的东林党等等。在某种意义上明朝中后期占据朝堂的那些人,都是利益代言人。就是明朝的官僚资本主义势力。或者可以称之为利益既得集团,即封建主义和萌芽的资本主义的结合体)、“外族入侵”这三座大山下。接受了王书辉初中水平政治教育的,社会最底层出身的流民、破产自耕农、佃农、矿奴、农奴等占社会大多数的底层人民,对于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新社会,都表现的非常热衷,非常坚定。

  王书辉对于复兴会的态度,也不是说要把所有的复兴会的会员紧紧的抓在手里的。

  王书辉对于复兴会会员来说,是一种导师的身份。他们的知识和文化,甚至军事技术,都是王书辉亲自教授的。王书辉要做的是革命导师,不是独裁者。复兴会组织,只要坚决按照组织章程,在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