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4章 殿试_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个名门望族,也叫五姓七家,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七宗五姓与隋唐两朝的政治发展密不可分。

  隋朝灭亡的最大原因,也是因为隋朝首创了科举制,使得寒门子弟有了入仕为官的途径,打破了世家门阀对官场的垄断,抢了他们的饭碗,自此把世家豪门得罪了个遍,才被群起而攻之。

  而隋末十八路反王中,也是李渊识时务为俊杰,自诩自己出身于陇西李氏,才得到了各世家的支持最终坐上皇位。

  七宗五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除了自己家族的子弟在朝为官之外,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姻亲、扶持等各种方式拉拢的门生故旧,其势力庞大到骇人听闻的地步,连皇室都对其十分忌惮,甚至李二曾今想嫁女儿过去给当时的七宗五姓之一的崔氏,别人都以唐宗室血统不纯,没瞧上,拒掉了这门亲事。

  就是因为这份影响力留存,尉迟敬德也开始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毕竟儿子空有一身力气却没有文化水平,就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头疼的不行。

  现在可是太平年代,根本不像乱世那样靠着勇武和一身力气就能建功立业的。

  如今可是读书人的天下,自己儿子十几岁了还被没一个正经念书的地方。

  虽说李跃开了书院,也有几个名满天下的大儒被李跃请了过去教课,但李跃是什么性格还有以前的情况他都是清楚的。

  长安第一纨绔弄出来的东西能有多正经,他把自己儿子送了进去,但这也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总比让尉迟宝林一个人在家里自学要强。

  如今好不容易出来一件事可以好好恶心一下这些世家,顺便也能扶植更多有能力却没有背景的新人进入大唐的舞台,这对尉迟敬德来说是绝对的好事。

  其实看到众人一起支持的态度后,李二整个人也完全放松了下来。

  其实他没有说的是,李跃还给他又补充了一点。

  那就是“殿试”,李二没有说就是打算给所有人一个意外,这样也能更好的筛选出漏网之鱼。

  李跃告诉李二殿试就定位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级,由李二这个皇帝亲自主持,并且进行出题,而题目目前只能由李二自己知道。

  这样一来,取士的最终决定权便转移到了皇帝手中,新科进士都变成了“天子的门生”。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了官员尤其是一些世家利用科举考试认门生,进而结党营私的事情,从人性的角度来讲,选贤用能必然青史留名,明君爱惜羽毛,昏君贪慕虚荣自己家的产业,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更需要什么,一定程度还抑制了腐败。

  天子选择了你,给了你机会,古代的忠君思想,那还不为人家卖命。

  当然了殿试的出现也可以好好教训一下那些世家大族,也好让这些人明白,这天下究竟是谁说了算。

  没人知道李二打的算盘,如今开设殿试目前也只有李跃他还有太子李承乾清楚,开设此举的意义不可谓不大,但李跃没有专门上书给他,整个人的态度和意思就很明显。

  每每想到又能做出一件足以名垂青史的事情,李二的嘴角就忍不住的微微上扬。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