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7 洞房花烛夜(三)_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管辖十多个州的军务,可以节制所管辖范围内所有的边军和府军。

  并州大都督,就是管辖和节制着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太原府、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的军务军队。权利不可谓不大,通俗点说就是整个河东道的军务和军队都掌握在李恪的手里。

  离开长安也不是没有坏处,可以避避风头,好让李承乾和李泰这哥们斗起来。

  既然已经确定必须离开,李恪也没有再纠结,立马写了道请旨回封地的奏章送入了宫中。

  第二天,宫里就来了旨意,同意李恪回封地的请求。

  李世民给李恪的旨意虽然没有规定具体的上任时间,但兵部下发给并州大都督的文书清清楚楚的写着让他五天之内动身。

  对于李恪,李世民也没有亏待他,给他调来了五千骑兵,这五千骑兵的统领正是汉王府出去的苏定方。

  李世民大概是怕李恪去并州受到别人的欺负。当然,李世民心里所谓的欺负不是我们理解的明面上的欺负,并州就是太原是李氏的根本之地,是关陇集团的核心之地,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李恪这样年纪轻微的亲王坐镇并州,如果手上没点军队是很难镇得住关陇集团中那些贵族的。

  这五千骑兵是在西山新军大营亲手训练出来的。所以,对于这五千骑兵苏定方有十足的能力可以从容的指挥和调度他们。所以,他对李恪的回答就是只要李恪愿意骑兵随时待命。

  李恪听完苏定方的回答对他的统军治军能力深为信服。然后,他又询问了上官仪关于大军一路上的粮草准备情况,上官仪都调配的有条不紊。

  如果按照朝廷制度,李恪的五千骑兵沿途所需粮草皆由兵部具体调度和管辖。但是,李恪大都督府手里现在的这五千多骑兵没有写在兵部的文书当中,兵部自然就不管五千人的粮草问题。所以,这也不能说兵部不管,是兵部不敢管,不知道该怎么管。

  幸好李恪有钱,不然还真没办法安抚这五千骑兵。

  李恪的汉王府本来就有八百府兵,再加上这五千骑兵,李恪手中的可用兵力就有五千八百人,也算得上手握重兵。

  对于李恪的五千骑兵长孙无忌等支持的李承乾和王珪等支持李泰的人不是没有反对意见,只是李世民的圣旨写明没有他的旨意李恪不能回京。因为加了这么一条附加条件,他们都不敢再过问关于五千骑兵的事情。因为,他们也知道这五千人其实就是这个条件的一种补偿。

  兵马随时可以出发,粮草就已经调配妥当,就等李恪一声下令就可以直奔并州。但李恪的举动显然没有动身去并州的意思,他每天都会骑马到长安城外游玩,然后再到东西两市闲逛,根本就不想离开长安。以至于他的散漫导致超过了兵部的规定的期限,被兵部催促了两次之后李恪这才讪讪离开长安。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