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9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_大唐:开局误把李二当成灾民无广告弹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辰估计李二钻牛角尖了!

  “陛下!陛下!”

  苏辰大声叫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苏辰大声叫道!

  李二抬头,一脸迷茫!

  “陛下,家师曾经过,遇上想不通的问题,千万不可钻牛角尖,需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李二晃晃脑袋:“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

  “是啊,面对未知问题难以抉择时,那就挨个试试,哪个效果好哪个就是正确的。”

  苏辰接着道:“就像这次观州百姓的事情,臣把他们都安排进各个工矿、厂房,想把观州建设成为一座工业城市,你在一旁看着结果、变化就是,相信一定会有收获的。”

  “再了,观州的土地又不是飞跑了,只要过两年还可以继续耕种,就算实践不理想,观州百姓继续回去种地就是了。”

  李二嘀咕一句:“工业城市?”

  “陛下,千万不可听苏辰蛊惑,岂能拿一州百姓的身家性命做试验?”

  李二瞪了一眼温彦博:

  “那你怎么办,就算迁移到别处开荒,前两年也没收成,而且观州百姓好不容易安顿下来,这儿时候强行迁移,出了民乱怎么办?”

  “再冶铁、修路也需要人手,还不如就按护国公安排的那样等两年。”

  从牛角尖里出来的李二立刻恢复了清明:观州局面刚刚安顿下来,这时候迁移百姓可不是上策。

  再李二也啥不得观州钢铁厂,年产好几万吨啊!有了它以后大唐就不缺铁了!

  “还有,护国公坑害百姓,要有真凭实据!这话要是传到民间,你自己想是什么后果!”

  温彦博听李二这么,浑身一冷!

  大唐百姓恨不得把苏辰当菩萨供着,他坑害百姓?

  让老百姓知道后,自己估计走到哪都会被老百姓吐口水!

  不过温氏三雄名满下可不是烂虚名,能混上尚书仆射的位置,温彦博也不是易于之辈,

  一咬牙,温彦博又道:“既然陛下已有决断,微臣尊旨,只是观州百姓不事农商,其衣食住行,还请陛下早做安排。”

  李二眉头一皱:“此事以后再议!”

  苏辰疑问道:“虽观州百姓不种地,可是铁厂有钢铁产出啊!”

  “修铁路耗费的钢材又不是不给钱,修路、开矿也都是给工钱的,还用陛下操什么心?”

  房玄龄看了一眼苏辰,笑了笑道:“一州百姓不去耕作,所短缺的物资数量巨大,百姓拿到钱也不一定买得到东西!”

  苏辰拍拍脑袋,封建时代是自给自足的农经济为主,老百姓吃穿住行基本都是自己解决,商业主要还是为城里的富人服务。

  官府也没有完善的物资储备,最多粗备点粮食,不过现在估计也快耗光了。

  再这次世家门阀一定会千方百计阻止各类生活物资流入观州!

  见众臣没人再话,李二道:

  “拟旨:护国公苏辰检校工部尚书,全权负责铁路修建以及火车研制工作!路桥监、都水监协助!”

  “谏议大夫魏徵从旁辅助、监督,并在杜克明离朝期间暂代侍中之职!”

  一旁站着的温大雅直接傻脸了:他检校工部尚书,我这个正牌的工部尚书干嘛用?

  苏辰看了一眼魏征,这波魏老头最赚,侍中啊,门下省一把手,虽是暂代。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