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38、决定中国战争的伟大发明_世界特种部队始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什么地方,还要决定打到什么程度。

  这时的战斗规模,跟前面五次战役完全不同,连美国兵都不是要打到中国去了,大家的目的就是把对方吓趴下,好让对方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这样,作战的规模必须要得到控制,用现在的话说,要有一个底线。

  几个干部就对他们要袭击的目标,袭击方式,使用兵力,进行讨论。

  他们最后的计划是,美国攻击志愿军的后勤人员,志愿军也要攻击美军的后勤人员,美军封锁志愿军的道路,志愿军也要封锁美军的道路,美军轰炸志愿军的物资,志愿军就烧毁美军物资。

  总之,就是要让美军同样感受到志愿军的损失,同时对美军的后勤补给实施最大的打击,让美军无法组织起新的攻势,为志愿军的壮大赢得宝贵的时间。

  这个整体思路是沈擒龙提出的,这让汤良才也暗暗称赞。既然都是以偷袭形式袭击对方的物资,汤良才也就明白应该怎么打了。

  前些日子从美国特务那儿学的就是这种用特工技术和器材进行破坏,当然这次战斗就是要用美国技术了。

  可是,这么一想,这苏联技术不是白学了,总是没地方用啊!

  在每个侦察连留下了一个排作为预备队之后,沈擒龙他们3个侦察参谋和3个侦察连长带着队伍从不同方向越过战线,向敌人阵地摸去。

  到了这个月,志愿军终于正式开始研究正规的阵地战。其实,依托良好的工事进行防御战,可以抵抗3倍甚至10倍的敌人。

  但是从八路军到志愿军,尽管也进行过阵地战,却很少构筑正式的工事,进行长期的战争打算。

  在打鬼子时候,鬼子的武器也不过是三八大盖,临时挖个战壕对付一下也可以。现在美国的飞机大炮这么凶猛,仍然只是用临时的战壕对付,牺牲了那么多英勇的战士就不应该了。

  这个月中朝两军发出指示,要求全军阵地要构筑隧道式据点。

  在长期的攻防作战中,下级干部战士其实已经总结出了大量的防御战经验,于是中朝两军要求全军必须讲求战术,大力加强阵地工事。

  其中志愿军战士创造性发明的“猫耳洞”成为决定中国军队战争样式的伟大发明,从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影响极为深远。

  什么是“猫耳洞”呢?这“猫耳洞”,是从志愿军传统的防炮洞上发展来的经验,过去在四野时候,四野也是没有人家国民党兵火力强,也要挨大炮,也就开始修防炮洞。

  但是八路军来的老兵不会修工事,俘虏来的解放战士却修得特别快。林彪很重视大练兵,大家推广经验,大家都学会了修防炮洞。

  但是学习了新战士的技术之后发现,在人家国民党使用的美国大炮面前,光是挖一个对付鬼子的山炮的洞不是特别有效,于是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