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崇祯一年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素餐的官员太多。

  占着位置不做事,白吃饭?

  恐怕在朱由检的影响之下,还想要过这种好日子恐怕是有点难度了。

  谁来替代这群人呢?注定被淘汰的注定是要被更加优秀的人才淘汰。

  在朱由检看来只要能够想办法顶到第一批通过新式科举进入大学院学习后毕业的人才们经过一年的基层锻炼。

  当他们正式出仕,正式出现在大明的官员群体当中去,那么他所想要的彻底的改革,彻底的革命就会到来。

  到时候什么问题都不会是他的掣肘。

  河南。

  “大娘..咱们去年一年赚了多少钱呀,地里粮食打了多少,要给人交地租嘛...”

  袅袅炊烟笼罩下的小村落中,一名身穿大明皇家统计局工作服的年轻人正不厌其烦的对着一个患有眼疾的老妇不断的提出问题。

  老妇眼角露出笑容,一句话都没回到点子上。

  “哎呀,你这年轻后生,怎么光问些我不懂的东西,我只知道去年村长说不用交地税了,地里的粮食全给咱们留下了。”

  “那大概打了多少粮呢?”

  “哎呀,你说这陛下怎么今年不收农税了啊,你们这些后生不也得吃饭吗,朝廷不收税不说,还替咱们这些庄稼人把地租也给垫付了。”

  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反而不断的耐心询问。

  “这不收农税啊,是当今陛下体谅咱们河南的百姓,认为河南百姓们今年遭了灾,受了苦了,把粮食都留下来,让咱们百姓们都吃饱肚子。”

  “怪不得...怪不得,明君啊!怪不得送上去的粮食,没过几天县里就差人驾着马车全都送了回来,一点不少啊!”

  “那大娘,咱去年赚了多少银子您知道吗?”

  “啥?你还没吃饭?等着,大娘给你烙饼..”

  政策一项一项的推出,朱由检位居京师,但眼睛却不只是放在京师,年轻的朱由检迫切的想要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

  到底有没有给百姓的生活带来改变。

  于是不打招呼、不给通知、不访官员的大明皇家统计局与大明皇家税务局一样,吸纳了大量当地的落魄读书人与年轻人。

  同时将那些在新式科举第一轮取得成绩,但是没有通过第二轮考试的读书人召集起来。

  全部吸纳进了统计工作当中去,人才不能旁落,就算没有通过考试也是一样的,今年考不上还有明年。

  但这些人不可能放出去,毕竟在朱由检看来。

  只要能考过第一轮,其实都已经是大明难得的人才了。

  只不过因为尚且处于萌芽阶段的各大学院规模还不大,还需要时间,所以能够招收的学生就不多。

  所以在这样选拔性的考试之下,注定有不少人会落榜。

  落榜的考生并不代表不优秀,毕竟文盲率极其恐怖的大明,能认字,能写字,就已经颇为不易。

  再加上统计局和税务局的高福利待遇,给这些人才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工作一年考核优秀,定职从九品,官位不大也算出仕做了官。

  工作两年考核优秀,定职就可达九品,虽然后世调笑九品芝麻官,可这九品官在百姓,在读书人看来已经颇为不易。

  何况是刚刚工作两年的年轻读书人呢?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