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五章 难难难_顾道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想理她,只打量那四个部件,而这一瞧,顿时惊艳。

  蒙尘千年的珍宝露出了真容,当炭层褪去,一种似金非金,似石非石,似土非土的古拙色彩就呈现出来。

  “这才有个神炉的样子,委屈你了。”

  顾玙甚是欢喜,小心的组装完毕,大家伙往那儿一摆,简直厚重如山。

  忙完这些,天色已暗。

  天师道的四位弟子挑着诸多物件,迅速上了山。张金通考虑的很周到,像住宿的帐篷被褥,吃食用的碗筷蒸锅,照明的手电汽灯,还有添火用的木炭,一应俱全。

  顾玙和小斋在洞外搭好帐篷,没再继续,而是闭目打坐,调节精气神。

  要知道,古代修士炼丹,须斋戒、顶冠、披道,跪捧药炉,祷请大道天尊,再行入山。时间要在开山月(三或九)的吉日良辰,筑坛要烧符篆,炉鼎插置宝剑古镜等等。

  有的或许是心理安慰,有的可能真管用。

  他们没刻意布置,只是刚好赶上三月份,便也挑了个吉日,即是明天。

  …………

  次日,晨曦。

  顾玙整整修炼了一宿,此时还没停止,一吞一吐,正采食朝霞之气。当初阳完全跳出地平线,驱散了淡淡的山间白雾,他才收功起身,自觉神气充盈。

  对面的小斋也睁开眼,同样光彩流动,华蕴内敛。

  俩人目光一碰,脚下一踩,齐齐跃入洞内。

  顾玙打开箱子,取出一份祛邪丹的药材,祛邪丹的品级比炼形益神丹要低,先试试手也好。

  道教的外丹术,经过长期试验,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方法,包括飞、升、抽、伏、点、关、养、煮、炼、锻、研、封等数十种。

  每一种,都需要灵力、神识、技巧、火候各方面紧妙配合,稍有不慎,就可能浪费了一份材料。

  《玄珠心镜录》有云:祛邪丹,半数材料研作小块,二两作一包,包入粗布袋内。半数材料阴干,加水沸煮,并将布袋悬于鼎内,频加水,二三日布袋渐轻,汁渐浓。煮至四五日,药已在汁内,取布袋,再煮之,升丹,而成丹胎,即收。

  添火则是,卯酉顶火各六两,是指每日上午和下午七点,各添木炭六两。

  简不简略?简略!没办法,试呗。

  顾玙把材料放入鼎中,再将布袋悬挂,然后盖上塔顶。小斋则添炭生火,转眼间,炉内红通通一片,热度升起。

  跟着,二人盘坐在两侧,神识探出,时刻留意情况。

  “咕嘟!”

  “咕嘟!”

  那材料本是草木之物,泡在水中蒸煮,很快就变得软烂。水也呈现出一种红、绿、黄、黑混杂的古怪颜色。

  而悬挂的几个布袋,也迅速被蒸汽浸透,湿湿软软。

  等待的时间大抵是漫长的,好在二人边修行边查看,也不算无聊。中午时分,张金通来过一次,见洞内烟火缭绕,愣是没敢进去,站了片刻就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