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卷五 崛起之机 320章 闽粤奇迹2(求红花!)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方政府尽可能为其寻找适合的工作并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譬如文艺,戏曲、歌谣、棋牌、庙会、舞狮等丰富多彩,而且其中还注入了很多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内容。

  譬如卫生,武爱华推行的每个乡镇至少一个初级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至少要有一个医务室的卫生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武爱华尽可能利用原有乡村中医师的作用,政府引导、指导他们,并给予适当的补助,让其担任起村镇卫生工作;这些卫生工作,还包括移风易俗和环境卫生的改善、饮水条件的改善等。

  至于公民,武爱华实行的“村民自治”,大大地提高了民众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以及自我教育意识。

  此外,晏阳初最为注重的平民教育,虽然闽省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不过70%左右,但学校的覆盖率却达到了100%;只要儿童及其家长愿意,儿童可以一直读下去;小学学费本就很低,如果家里贫困,还可以申请免除,各地小学不能因为学生交不起学费而将学生推出校门,一旦发现有这种情况,校长立即就地免职,而老师极有可能被吊销执教资格。

  闽省已经在各地推行“教师资格证书”,凡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的,每月将会有3元的育才津贴,这部分津贴并不是由政府发放,而是由闽省教育促进会发放。而这个教育促进会则是由美华集团与“和牌贸易公司”投巨资设立的教育发展基金管理组织。

  再说是晏阳初提出的“四大病”之首的贫困,在闽省,基本上找不到赤贫的人。即便有那种赤贫的人,也是乡村里被民众所看不起的“二流子”一类的人,因为,他们挣两个钱就跑去赌博或喝酒去了,从来不知存钱,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富得起来?

  在闽省,中国农村普遍可见的茅草房基本被大瓦房所取代;一些条件好的村庄内部道路已经硬化,其他没有硬化的村庄,道路也经过整修。

  在农业生产方面,闽省政府采取政府投一部分、地主及自耕农出资一部分、普通农民投工投力的方式,兴修了很多水利设施,整个闽省,基本上能做到旱涝保收。初时,有的地主不愿意投资,政府并没有强求,但水利设施修好之后,地主也不能享受其带来的益处。如果要享受?也可以,一是等投资人享受之后,才能轮到地主;二是想放一田水,其费用至少是一亩收成的四分之一,其费用相当昂贵!更有恶霸地主想要用强,可是,在国防军强大的专政力量面前,地主的几个狗腿子又算得了什么?

  对于农村的事情,武爱华基本上采取的是扶持、引导、自愿的原则,事实胜于雄辨,经过三年变革之后的闽省农村,基本上找不到与政府作对的地主了,反而,一些地主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