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7章 与众不同的茶城大学_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未来推出的数字货币,内部不会流通任何的国外货币。

  金钱资本主义的金融发展模式,永远也不会引入自家的海外大基地中。

  什么与国际接轨,王强公司的海外大基地根本就不需要。

  说白了,就算是海外大基地再大,依旧与公司现在的经营发展模式类似:

  以公司的集体和个人的生态大农庄,为今后海外大基地的根本。

  大基地内所有的厂矿企业,都是公司直接开发、建设管理,不对任何外人、公司员工开放私人经营许可证。

  今后的海外大基地,就是一个比起如今放大了无数倍的国际开发集团公司。

  那些有野心的员工,想要自己去创业,当然可以,前提是你辞职离开公司。

  正是因为如此,作为公司将来主要人才来源地的茶城大学,今后的经验管理模式,与其它的国内外大学,有着诸多的不同。

  没有任何的洋人教师和留学生,就是最为鲜明的一点。

  “老板,按照你的吩咐,我们的茶城大学,招收了三千名教职员工。”

  何丽珍继续说道,“经过了我们的面试考核,他们都是有真材实料的人才,其中以知名大学的毕业生最多,也有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大学老师和教授。”

  “不过,知名教授,依旧是没有招聘到任何一人。”

  “这也没有什么,我们花费了大量资金,已经把世界第一的图书馆,世界上最好的教学楼,打造和完善了起来。”

  “还有世界上最好的学习和住宿、生活环境,就算是中规中矩的教学模式,也足以培养出大量的合格人才出来。”

  “我们还有最好的高科技园区,最好的各种科学研究实验室,足以让一些天才学生脱颖而出了。”

  何丽珍信心十足的说道,“搞教育,一句话,大量的资金投入,才是关键因素,而不仅仅是取决于知名的专家教授!”

  “那些知名的专家教授,如今看不上我们茶城大学,我们今后还看不上他们呢!”

  “最多三五年后,我们茶城大学,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学!”

  何丽珍有些气愤的说道,“到时候,满员的全校师生几十万,加上老板你的大量资金注入,不充满了生机活力才怪。”

  她可是知道,老板的计划有多大,而且根本就不缺乏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有了各种奖学金的刺激,茶城大学,将会绵绵不断的出现一些真正的天才学生。

  只要这些天才学生,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科研成果,茶城大学的名声,自然而然的就起来了,根本不需要去多做什么。

  说实话,这次的大招聘,招收不到任何的知名专家教授,何丽珍的心中是有气的。

  好吧,人家看不上茶城大学。

  不过呢,有了这次的经验教训,茶城大学在今后,再也不会招聘那些知名专家教授了。

  她清楚的知道,搞教育,搞好教育,最终还是要大力砸钱。

  大量的资金投入,才是搞好教育的关键。

  如今的茶城大学,在硬件设施的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最好,堪称世界第一。

  因此,不仅仅是王强心中有数,就连何丽珍、何丽萍也是心中有数。

  茶城大学的快速崛起,在三五年后,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学,那是注定的。

  毕竟,每年海量的真金白银投入,可不是在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

  请收藏:https://m.iaelc.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